时间: 2025-05-02 14: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27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
萍飘梗泛前人语。
与子未须乡国去。
来同住。
且看群岫烟中雨。
在郊外的春天,和风细雨,正适合散步。
百花的枝头上刚刚凝结了露珠。
福地和神仙的居所多在外面的府邸。
这里藏着奇妙的趣味。
我幽静地探索,走遍了溪边的小路。
我身为官宦,但生活浮动无定。
像浮萍一样漂泊,随波逐流,前人的言语也随之而来。
与你在一起,不必再去乡国。
我们一起住在这里。
且看那群山在烟雨中朦胧的景象。
米友仁,宋代诗人,字子明,号东篱,晚号白云山人,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后归隐山林。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春暖花开的季节,作者在闲暇之余游历郊外,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这首《渔家傲》通过描绘春天的郊外景色,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恬淡自在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描绘了宜人的春天氛围,百花盛开,露珠初凝,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面。接着,诗人提到“福地神仙多外府”,暗示这种自然的悠闲生活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归宿,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
“薄宦浮家无定处”,则引入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他在官场中漂泊,生活无定,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诗中提到的“萍飘梗泛前人语”,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乡国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以小见大,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最终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令人深思。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友情以及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递了一种隐逸和超脱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
A. 生活富裕的人
B. 官宦生活不稳定的人
C. 隐士
D. 富有的商人
诗人对“乡国”的态度是:
A. 非常留恋
B. 无所谓
C. 非常厌恶
D. 渴望回归
诗中“来同住”指的是什么?
A. 新朋友
B. 亲人
C. 友人
D. 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