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和晏元献韵)

《渔家傲(和晏元献韵)》

时间: 2025-05-02 14:28:27

诗句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

萍飘梗泛前人语。

与子未须乡国去。

来同住。

且看群岫烟中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27

渔家傲(和晏元献韵)

原文展示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
萍飘梗泛前人语。
与子未须乡国去。
来同住。
且看群岫烟中雨。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春天,和风细雨,正适合散步。
百花的枝头上刚刚凝结了露珠。
福地和神仙的居所多在外面的府邸。
这里藏着奇妙的趣味。
我幽静地探索,走遍了溪边的小路。
我身为官宦,但生活浮动无定。
像浮萍一样漂泊,随波逐流,前人的言语也随之而来。
与你在一起,不必再去乡国。
我们一起住在这里。
且看那群山在烟雨中朦胧的景象。

注释

  • 郊外:指的是城市边缘的乡村地方。
  • 春和:春天温暖而和煦的天气。
  • 福地:指的是风水好的地方,常与神仙居住的理想地相联系。
  • 薄宦:指的是官宦阶层,但生活不稳定,地位较低。
  • 萍飘梗: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友仁,宋代诗人,字子明,号东篱,晚号白云山人,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后归隐山林。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暖花开的季节,作者在闲暇之余游历郊外,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通过描绘春天的郊外景色,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恬淡自在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描绘了宜人的春天氛围,百花盛开,露珠初凝,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面。接着,诗人提到“福地神仙多外府”,暗示这种自然的悠闲生活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归宿,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

“薄宦浮家无定处”,则引入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他在官场中漂泊,生活无定,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诗中提到的“萍飘梗泛前人语”,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乡国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以小见大,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最终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郊外春和宜散步:春日的郊外天气温暖,适合散步,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2. 百花枝上初凝露:花朵上刚凝结的露珠,象征着清新和生命的活力。
  3. 福地神仙多外府:理想的生活在外界,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4. 藏奇趣:自然中蕴含着奇妙的趣味。
  5. 幽寻历遍溪边路:诗人静静地探索,走遍了溪边的小路,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6. 薄宦浮家无定处:官宦生活不稳定,表达了对浮躁生活的无奈。
  7. 萍飘梗泛前人语: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人想起前人的言论,感慨人生的无常。
  8. 与子未须乡国去:与友人相伴,不必再去乡国,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
  9. 来同住:渴望与友人共同生活。
  10. 且看群岫烟中雨:共同欣赏群山在烟雨中的景象,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萍飘梗”,生动形象地表达漂泊无定的状态。
  • 拟人:百花与露水的描写使得自然生动鲜活,给人以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友情以及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递了一种隐逸和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和:象征生命的复苏,带来希望与温暖。
  • 百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繁荣。
  • 福地: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隐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溪边路:代表诗人对自然的探索和对自由生活的憧憬。
  • 群岫: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 A. 生活富裕的人
    B. 官宦生活不稳定的人
    C. 隐士
    D. 富有的商人

  2. 诗人对“乡国”的态度是: A. 非常留恋
    B. 无所谓
    C. 非常厌恶
    D. 渴望回归

  3. 诗中“来同住”指的是什么? A. 新朋友
    B. 亲人
    C. 友人
    D. 灵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与本诗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前者更注重节日与人间烟火气的交织,后者则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 《水调歌头》同样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米友仁诗文选集》

相关查询

卜算子 腊梅 卜算子·牧人 卜算子·咏荷敩白石梅花八咏 其六 卜算子 死活二首 其一 卜算子 和湘蘋徐夫人 卜算子 癸卯端午赋寄萧将军,兼呈陈叶两元帅。今年农历闰四月,端午乃迟于夏至后三日 卜算子 汤阴谒岳武穆庙 卜算子 其四 卜算子 巫溪 卜算子·雅淡浅深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桑榆暮景 闭门却轨 虚夸 瓜字旁的字 返老归童 飞字旁的字 缪异之端 名法 急就篇 握两手汗 巳字旁的字 乱作一团 香字旁的字 村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