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53
清平乐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杨花无力。拂袖怜春色。长爱娇嗔人不识。水剪双眸欲滴。春风宝帐多情。襄王空惹云行。恼得东君怊怅,夜寒脉脉愁盈。
杨花轻轻飘舞,无力地拂动着衣袖,令人怜惜春天的美色。长久以来我爱着那娇嗔的她,却无人识得她的情意。那双如水般的眼眸,似乎快要流下泪来。春风吹动宝帐,使人多情而怅惘。襄王的故事空惹人心的向往,惹得东风君也感到忧愁,夜晚的寒意中愈加感到满怀的愁绪。
“襄王空惹云行”中的“襄王”可能指代楚汉之争中的项羽,他的悲剧爱情故事与诗人所描绘的情感相呼应。东君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春天的拟人化形象,常常被描绘为多情而忧愁,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共鸣。
作者介绍:沈宜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情,表现出深厚的艺术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天,正值阳光和煦、百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和爱情的感慨。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爱情的复杂感情。诗中“杨花无力”传达了一种春天的柔弱与脆弱,紧接着“拂袖怜春色”,引出对春天的怜惜与热爱。诗人在描写春天的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了对“娇嗔”的渴望和无奈。特别是“水剪双眸欲滴”,这一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眼中含泪的情感,既有春天的柔情,也有心中的惆怅。
整首词在意象上极为丰富,春风、宝帐、东君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春景与情感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动容。最后一句“夜寒脉脉愁盈”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寒夜的愁绪包围着诗人,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测试:
“杨花无力”中“杨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情感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品
“水剪双眸欲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爱情的追求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感悟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清平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侧重于春天与爱情的结合,后者则关注爱情中的愁苦与回忆。两者均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春色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