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

《清平乐》

时间: 2025-05-06 20:18:00

诗句

天然格调,妙处谁能到。

只为三生缘未了,漫把芳心消耗。

幽怀岂必人知,伤心最苦当时。

愧负新词难写,怜他一味情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8:00

原文展示

清平乐
王蛰堪

天然格调,妙处谁能到。
只为三生缘未了,漫把芳心消耗。
幽怀岂必人知,伤心最苦当时。
愧负新词难写,怜他一味情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天然的风格,谁能领悟其深妙之处呢?只因三生三世的缘分未了,才会消耗自己的芳心。幽幽的情怀岂能让人知晓,最痛苦的往往是在当下。为此,我感到愧疚,因为难以写出新的词句,只能怜惜他那一往情深的痴情。

注释

  • 天然格调:形容自然的风格和韵味。
  • 三生缘:指的是轮回中的缘分,常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 芳心消耗:比喻感情的消磨与耗尽。
  •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
  • 愧负:内心感到愧疚,辜负了某种期望。
  • 新词:指写作中的新诗句,表达对情感的无法言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风格著称,作品常常描写爱情、人生和自然的关系。他的诗歌受到了古典诗词的影响,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现代社会,反映了当代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作者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未了缘分的无奈与留恋。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天然格调”的赞美,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词中提到的“三生缘”不仅是对前世今生情感的追溯,也反映了对命运和缘分的思考。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正如他所说,幽怀难以为人知,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诗中“愧负新词难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无力感,尽管内心有千言万语,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文字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压抑,使得整首词更显得沉重与深邃。王蛰堪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纠葛,令人不禁思考爱情的本质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然格调,妙处谁能到:开篇即表明那种自然的、无造作的美,感叹世人难以理解。
  2. 只为三生缘未了,漫把芳心消耗:因缘分未尽,诗人无奈地消耗着自己的心绪。
  3. 幽怀岂必人知,伤心最苦当时:内心的情怀无法被他人理解,痛苦的感觉在此时最为尖锐。
  4. 愧负新词难写,怜他一味情痴:因无法用新词表达情感,心中对那深情的怜惜更显得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漫把芳心消耗”中,芳心的消耗比喻为情感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大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未了缘分的感慨与内心情感的挣扎,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然:象征一种纯真自然的美好情感。
  • 三生缘:象征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超越时间的限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然格调”指的是什么?

    • A. 人工造作的风格
    • B. 自然的风格
    • C. 流行的风格
    • D. 古典的风格
  2. “愧负新词难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创作的满足
    • B. 对情感表达的无力感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名利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三生缘”主要是指:

    • A. 友情
    • B. 恋爱
    • C. 家庭
    • D. 工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感受,但前者更注重于情感的无奈与深沉,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与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均具有独特的韵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现代诗人王蛰堪研究》
  • 《词学通论》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四物 西江月 其一 赠宜荪老师晋三先生 西江月 春夜和内 西江月 赠张子文 西江月 其七 西江月 题洞天清晓图 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十一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军民抗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恤勿 麻字旁的字 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俭可以助廉 二字旁的字 诡辞 杯水之谢 瘦怯怯 容假 卧以治之 包含望的成语 饿虎饥鹰 鹵字旁的字 乿俊 应天从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