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0:0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0:07:27
若道寻春被雨催,
如何随处两三杯。
晚晴晓雨如翻手,
有底亏侬不好来。
如果说寻春的事情被春雨催促,那么在这样的天气里,怎么能随意喝上两三杯呢?傍晚的晴天和清晨的细雨就像翻手一样容易变换,怎么能怪我没有及时赶来呢?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寻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代表着对春天的渴望与欣赏;而“雨”则常常象征着变幻不定,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清新脱俗,风格独特。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寒食节前后,正值春季,杨万里与友人约游天竺(天竺山),因天降春雨而未能如愿,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友人聚会的歉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游玩的惆怅之情。开头“若道寻春被雨催”,便引入了主题,暗示春天的到来与春雨的影响,营造出一种春雨绵绵的氛围。接下来“如何随处两三杯”,则是对饮酒聚会的向往,暗含对友人聚会的期盼与失落。
诗中“晚晴晓雨如翻手”的比喻极具生活气息,展现了春天天气的瞬息万变,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有底亏侬不好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歉意,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理变化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雨的意境,更是对人情世故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变化之下对友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寻春”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未能如愿游玩?
“晚晴晓雨如翻手”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