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时间: 2025-08-11 05:30:36

诗句

共伯松楸後,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蹈蟾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5:30:36

原文展示:

《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 杨万里〔宋代〕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蹈蟾蜍。

白话文翻译:

两位长者在松树和楸树下相聚,宗文和玉雪的才华初显。
夜晚点灯,我在一旁专心缝补衣物,听见你在读那本已经翻看过的书。
将军的帐篷里摆放着兰花的宴席,王畿的路上又看到马车经过。
药方上所记载的人早已不见,月光下只有蟾蜍在跳跃。

注释:

字词注释:

  • 共伯:指的是与人共处,或指某位长者。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指代隐士或高人。
  • :亲自。
  • 夜绩:夜间缝补衣物。
  • :通常指子女或晚辈。
  • 残书:已经读过的书。
  • 帅阃:将军的帐篷。
  • 方兰膳:用兰花装饰的宴席。
  • 王畿:指王畿地区,即王的封地或辖区。
  • 药人:指药方上所记载的人。
  • 蹈蟾蜍:蟾蜍在月下跳跃,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松楸”可以引申为高洁的隐士,暗指作者对高人追求的向往。
  • “药人不见”暗示着生活中对某些理想或人性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丘母太硕人臧氏,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人在写作时,可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透过看似平淡的场景展现出深沉的情感。诗的开头使用“共伯松楸后”引入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爽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清幽的环境中。接着,诗人转而描绘夜晚的情景,强调了“吹灯躬夜绩”的亲切感,暗示着生活的平凡与温馨。

在这里,诗人不仅写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还通过“听子读残书”流露出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智者的追求。随后,描述宴席的场景,又是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而“药成人不见,月里蹈蟾蜍”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从细腻的生活场景入手,逐渐拓展到对生命的思考,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逝者的追忆,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伯松楸后:描绘出与老友在松树和楸树下相聚,暗示高洁的隐士生活。
  2. 宗文玉雪初:提到宗文与玉雪,表现出青年人的才华初显。
  3. 吹灯躬夜绩:夜晚亲自缝补衣物,显示出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4. 听子读残书:听子女读书,表现出对传承文化的重视与期待。
  5. 帅阃方兰膳:将军的宴席,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6. 王畿又版舆:王畿的马车,暗示权力与地位的流动。
  7. 药成人不见:暗指对理想的失落与对逝者的怀念。
  8. 月里蹈蟾蜍:月光下孤独的蟾蜍,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如“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 比喻:通过“蟾蜍”,表达了对孤独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理想的思考,唤起读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与楸树:象征高洁的品德与隐士精神。
  • 灯火:象征知识的追求与夜晚的宁静。
  • 残书:暗示对过去知识的追忆与对文化的重视。
  • 蟾蜍:象征孤独与生命的无常,传递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松楸”代表什么?

    • A. 权力
    • B. 高洁的品德
    • C. 富贵的生活
    • D. 日常生活
  3. “药人不见,月里蹈蟾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孤独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这首挽诗更为细腻与沉郁,前者充满了对月亮的思念与孤独,而后者则是在细致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对逝者的怀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杨万里诗文选》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铜雀妓 送子真给事出守常山 怀文雅俨上人 桃杏园 方山渡口占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漳南十咏·圆山庙 铨舍后轩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泰灵园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阙门 衣字旁的字 赤胆忠心 夭嫭 齐字旁的字 援笔成章 偷声细气 案杀 馬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掉舌鼓唇 耳刀旁的字 标新创异 目不别视 包含妓的词语有哪些 移结尾的成语 完开头的成语 序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