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时间: 2025-04-28 01:57:10

诗句

少游款段何从借,伯厚鸡栖未易求。

看取后村翁简径,百钱聊税一渔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7:10

原文展示:

少游款段何从借,伯厚鸡栖未易求。看取后村翁简径,百钱聊税一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少游(指苏轼)所写的《赤壁赋》的向往,但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借来他的优雅诗句;而想要得到伯厚(指陆游)的鸡鸣声却也不容易。看那后村的老翁走的小路,花费百钱也只够租一只渔舟。

注释:

  • 少游:即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伯厚:即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号放翁,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 鸡栖:鸡鸣,指清晨的鸡叫声,通常象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
  • 翁简径:指老翁走的简单小路,象征着质朴的生活。
  • 百钱聊税:百钱用来租船,表明生活的简单与拮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0-1243),字梦阮,号天池,南宋词人、诗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清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十绝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家作品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艰难困苦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名家作品的怀念与向往。诗中“少游”和“伯厚”的提及,不仅是对他们作品的赞赏,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开头两句表达了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尽管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但并未消减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朴实的生活态度,尽管经济拮据,也愿意为渔舟的自由而付出。全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韧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游款段何从借”:以诗人对苏轼诗句的追慕表达对文学的追求。
    • “伯厚鸡栖未易求”:表达对陆游诗句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难以求得的无奈。
    • “看取后村翁简径”:描绘出农村的宁静生活,象征着简单与纯粹的生活态度。
    • “百钱聊税一渔舟”:表现出诗人经济上的拮据,但仍愿意为追求宁静的生活付出。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展示出理想与现实。
    • 比喻:用“渔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深思。

意象分析:

  • 少游:象征着高雅的文学追求与历史的传承。
  • 伯厚:代表真挚的情感与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 鸡鸣:象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与清晨的希望。
  • 渔舟:象征着自由与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游”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陆游
    • B) 苏轼
    • C) 杜甫
  2. “伯厚鸡栖”中的“鸡栖”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 A) 鸡鸣
    • B) 鸡蛋
    • C) 鸡舍
  3. 诗中提到的“百钱聊税一渔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C) 对豪华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苏轼
  2. A) 鸡鸣
  3. B) 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和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刘克庄更显得质朴与直接,而苏轼则富有哲理与深远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文观止》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述怀 雨后独游兆丰公园忆默存北京 园中次顾方岳韵 客乞题随时子轩 游湘山寺 游海珠寺 其四 为樵僧赋閒云轩 农家 秋夕书怀 宿武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索然无味 载驱载驰 二字旁的字 空筌 亚祝 立字旁的字 甘之如荠 痛定思痛 刷屏 骨字旁的字 包含河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未可同日而语 舌字旁的字 望闻问切 拒人于千里之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