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2:07
我为读书贫洗,一室馀君相倚。
尘掩似吾颜,隔板曲如吾背。
嗟你,嗟你,也受主人书累。
我因读书而贫困,只有你我相依偎于这一间屋子。
尘埃遮掩着我的容颜,隔着的墙板弯曲得像我的背影。
唉,你,唉,你,也同样受着主人的书籍的累赘。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读书人因追求知识而遭受经济困境的普遍主题,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学业的执着和无奈。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常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现实困境交织,展现个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其作品多以生活琐事为题材,反映出对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当下学术追求与经济压力的矛盾,表现出知识分子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同时,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境。
《如梦令 其二》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一个读书人因贫弱而感到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一室馀君相倚”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或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依偎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支撑。接着,“尘掩似吾颜”一语,通过尘土遮掩的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因贫困而沦落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与自嘲。最后一句“嗟你,嗟你”则以呼喊的方式,强调了对另一半的怜惜与共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一种对知识追求与生活困境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读书人内心深处的苦涩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知识分子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对情感依赖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我为读书贫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尘掩似吾颜”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隔板”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