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9:55
玉楼春
作者: 茅于美 〔近代〕
灯前焚尽模糊字,焚尽閒愁閒怨未。
汍澜蜡泪此时心,烂漫榴花当日意。
长因双袖双腮泪,懒话春来春去事。
如今哀乐更难寻,哀乐如今能有几?
在灯下焚烧模糊的字迹,焚烧掉了闲愁与怨恨。
蜡烛泪水映照着此时的心情,绚烂的石榴花唤起往日的情意。
常常因双袖湿泪与双腮泪痕,懒得再谈春天的来去。
如今的悲欢离合更加难以寻觅,如今的悲欢离合又能有几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茅于美(1870-1919),字云鹤,号桂香,近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常带有伤感色彩。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个人情感低迷之时,诗人通过对春天与花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灯前焚尽模糊字”起笔,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反思,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诗人以“汍澜蜡泪”描绘出内心波动,蜡烛的泪水映照出其心情的复杂与沉重。
“烂漫榴花当日意”则是对美好过去的向往与追忆,榴花的绚烂与往昔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双袖与双腮的泪水则是情感的具象化,表现出诗人对春天来去的无奈与懒得再述的消极态度。“如今哀乐更难寻”的感叹,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忧伤氛围,反映出在社会动荡中人们对美好事物渴望而难以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美好回忆的追逐,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抒发,构建出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灯前焚尽模糊字”表达了对____的反思。
判断题:诗中“如今哀乐更难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感。(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