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9:31
玉楼春
作者: 朱庸斋
少年惯爱春光好。樽酒旗亭欢共倒。
而今翻觉怕春来,会少离多长著恼。
刺桐花落杨花老。心上闲愁谁为扫。
须知百计未相逢,此恨东君能解道。
年轻时总是喜欢春天的美好,举杯共饮,欢声笑语。
如今却反而害怕春天的到来,聚少离多令人心烦。
刺桐花落,杨花凋零,心中的忧愁又有谁来扫除?
要知道,百般计谋都无法相逢,这份遗恨只有春天的东风能理解。
朱庸斋(约1873-1949),近现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
《玉楼春》写于诗人对青春和春天的反思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无奈。社会变动和个人经历使得诗人在春天的美好中感受到更多的孤独与忧愁。
《玉楼春》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青春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年轻时与友人共饮欢笑的情景,充满了对春光的热爱与珍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却开始害怕春天的到来,因为这意味着聚会的减少和离别的加剧。刺桐花的凋零和杨花的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衰退,诗人内心的闲愁愈加明显。
“须知百计未相逢,此恨东君能解道。”这句点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春天本是欢乐的象征,但在离别的背景下却变得令人心痛。诗人在此表达出一种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离别的无奈,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以上是对《玉楼春》的全面解析和延伸,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