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7:08
原文展示: 山中 陈继儒 〔明代〕 空山无伴木无枝,鸟雀啾啾虎豹饥。 独荷长镵衣短后,五更风雪葬要离。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没有同伴,树木也没有枝条,鸟雀的叫声和虎豹的饥饿声交织在一起。独自背着长镵,穿着短后的衣服,在五更时分的风雪中埋葬了要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江苏吴江人。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世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空山”、“无伴”、“木无枝”等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孤独和荒凉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景象。首句“空山无伴木无枝”,通过“空山”和“无伴”两个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荒凉。次句“鸟雀啾啾虎豹饥”,以鸟雀的叫声和虎豹的饥饿声,增强了山中的寂静和荒凉感。后两句“独荷长镵衣短后,五更风雪葬要离”,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环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风雪中的孤独和凄凉,以及对死亡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荒凉。通过描绘山中的空旷和寂静,以及诗人独自在风雪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空山”象征什么? A. 孤独和荒凉 B. 热闹和繁华 C. 平静和安宁 D. 神秘和幽深
“鸟雀啾啾虎豹饥”中的“啾啾”和“饥”分别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拟人和比喻 C. 拟人和拟人 D. 比喻和比喻
诗中的“要离”可能指什么? A. 诗人自己 B. 一个朋友 C. 一个敌人 D. 一个陌生人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