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时间: 2025-05-10 04:45:52

诗句

宽大朝廷诏,中和郡国诗。

欲求跻庆历,先使见淳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5:52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宽大朝廷诏,中和郡国诗。
欲求跻庆历,先使见淳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朝廷的宽大诏令,以及各地郡国的诗歌。想要达到庆历年间的荣耀,首先要让人们看到淳熙年间的风采。


注释:

  • 宽大:宽厚、宽容。
  • 朝廷:指皇帝及其政府。
  • :皇帝的命令或公告。
  • 中和:表示和谐、温和的状态。
  • 郡国:各地方的行政区域。
  • 庆历:指北宋时期,庆历年间的盛况。
  • 淳熙:指南宋淳熙年间,通常被认为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典故解析:

  • 庆历:北宋的一个年号,通常被认为是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象征。
  • 淳熙:南宋的一个年号,诗文、书画等艺术成就显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孟浩,号庵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平三年,正值南宋初期,国家面临外敌压力和内部矛盾,朝廷希望通过诗歌来激励士气,同时促进文化繁荣,因此发出宽大的诏令。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朝廷政策的赞同与期盼。开头提到“宽大朝廷诏”,显示了当政者的宽容与开放,旨在激励地方文士创作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文化的重视。接着用“欲求跻庆历”来强调希望达到过去的盛世,显示出对历史辉煌的向往。整首词透出一种对文化复兴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洪咨夔通过古诗的形式,传递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宽大朝廷诏:描绘朝廷的宽厚政策,旨在激励文人。
  2. 中和郡国诗:各地方的诗歌也应得到鼓励与重视。
  3. 欲求跻庆历:希望能够恢复到庆历时期的繁荣。
  4. 先使见淳熙:首先要让大家看到淳熙时期的风采与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宽大朝廷诏”与“中和郡国诗”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暗喻:用庆历和淳熙年间的盛况作为背景,反映出对文化繁荣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文化复兴的期待,展现出对历史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廷:象征权威与治理。
  • :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繁荣。
  • 庆历与淳熙:分别象征辉煌的历史与文化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朝廷政策? A. 严苛 B. 宽大 C. 中立
    答案:B

  2. “欲求跻庆历”中,庆历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北宋 B. 南宋 C. 明朝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淳熙”年间,主要以什么特点著称? A. 政治混乱 B. 文化繁荣 C. 战争频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洪咨夔的“端平三年春帖子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有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洪咨夔更偏向于对文化复兴的期待,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对个人情感与人生哲学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四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三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一 汴梁清明 滕王蝶蚁图二首 其二 滕王蝶蚁图二首 山行杂诗二首 其一 韩干画照夜白图 毳幕卓歇图 题烟江叠嶂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灾燔 止结尾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用管窥天 邑字旁的字 包含轿的词语有哪些 睡结尾的成语 烟幌 前尘影事 楚囚相对 受天之祜 包含眩的成语 顶针续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差注 银瓶素绠 鼻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加人一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