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时间: 2025-07-27 08:10:21

诗句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

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0:21

原文展示: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白话文翻译:

小窗户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没有缺少的东西,一张榻榻米上恬然自得,雪透过窗户沁入肌肤。整理好旧书藏得正好,怕别人把它们画入凤山图中。

注释:

  • 小窗:小窗户,象征简朴和清静的生活环境。
  • 无欠亦无余: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没有缺失的东西,表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 一榻翛然:一张榻榻米上安静自得,形容舒适悠然的状态。
  • 雪透肤:雪的寒气透过窗户洒落在身上,传达出冬季的寒意与清新。
  • 收拾故书:整理旧书,可能是对往事的回忆和珍藏。
  • 凤山图:凤山图是一种美丽的山水画,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繁华与虚华。

典故解析:

“凤山图”可能与古代的名山名水有关,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景。作者对其的提及,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排斥,内心向往简单宁静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1043-1115),字伯喈,号山人,晚号云水。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洪咨夔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小雪节气前的三天,诗人可能正处于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反映出他在寒冷冬季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作中表现出的对旧书的珍视,可能与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浮华世界的抵制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小窗无欠亦无余”揭示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简约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接着,“一榻翛然雪透肤”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冬日清冷的氛围,诗人静坐于窗前,感受着雪花的轻盈,似乎在享受这份孤寂与清新。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旧书的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警惕,显示出他对内心世界的保护与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隐逸之美,表达了对浮华的抵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窗无欠亦无余: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简朴,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
  2. 一榻翛然雪透肤:通过“雪透肤”传达出冬天的寒冷和诗人的恬淡自得。
  3. 收拾故书藏恰好: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和旧书的珍视。
  4. 怕人写入凤山图:表达了对外界干扰的害怕和对简单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欠亦无余”与“雪透肤”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环境的冷冽。
  • 拟人:书籍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旧物的珍视。
  • 意象:小窗、雪、故书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诗意空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浮华世界的拒绝,以及对旧时光的珍视,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小窗: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代表着清新、纯洁和寒冷的自然状态。
  • 故书:象征对过去的回忆与珍视。
  • 凤山图: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物质奢华的排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奢华 B. 向往宁静 C. 喜欢热闹
  2. “凤山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美好的理想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1. B. 向往宁静
  2. B. 美好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洪咨夔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洪咨夔更侧重于冬日的清冷与宁静,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的自然与恬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楞伽老瑛上人 矮斋杂咏二十首·月夜吟 午枕 渔父 宿灌头 套筒 热中呈楚南僧 约叔真二首 邸食责庖者 捉月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诇事 丶字旁的字 目瞪口歪 罗雀掘鼠 指着和尚骂贼秃 誓天断发 失开头的成语 宾结尾的成语 与羊谋羞 智昏菽麦 殳字旁的字 宿命论 韭字旁的字 挑得篮里便是菜 铁打江山 雨字头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