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35
惜琼花
作者: 张先 〔宋代〕
汀蘋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在白色的汀洲上,水草摇曳,水面一片碧绿。每当花儿开放之时,乐声响起,随处都能看到欢快的聚会。
分别之时,我们手牵手一起欣赏春色。如今萤火虫飞舞,打破了秋夜的宁静。
干涸的河流如同狭窄的带子。我虽轻如叶子,如何能够归去呢?
孤独的云飘浮,孤鸟在青山的尽头飞去。楼上徘徊,思念无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离别常常伴随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春色”和“秋夕”分别代表着生机和凋零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伤。
作者介绍:
张先,字子容,号云溪,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常常融入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惜琼花》创作于张先对生活的感悟中,可能反映了他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体验。宋代社会相对安定,但个人情感的波折仍然是常态。
《惜琼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以清澈的水面和白色的水草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感伤。特别是“别时携手看春色”这一句,展现了作者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令人感受到温暖与甜蜜。
接下来的“萤火而今,飞破秋夕”,则将这种美好与现实中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诗中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最后,孤云和孤鸟的意象,象征着作者的心灵状态,徘徊在思念与孤独之间,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汀蘋白,苕水碧”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水草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B
“别时携手看春色”反映了什么情感?
A. 享受孤独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
A. 自由自在
B. 离别后的无奈
C. 归乡的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