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

时间: 2025-04-30 16:35:34

诗句

绿阴羃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

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5:34

原文展示:

绿阴羃定蔚蓝天,
庭户萧然有漏仙。
麦饭熟时蚕百箔,
山中啼鸟识丰年。

白话文翻译:

在蔚蓝的天空下,绿树成荫,
庭院中静悄悄的,似有仙人降临。
麦子成熟时,蚕儿结成百片茧,
山中啼叫的鸟儿预示着丰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遮蔽、覆盖;此处形容树木的阴影。
  • 萧然:形容清静、幽寂的状态。
  • 漏仙:形容有如仙人般的轻盈和超然。
  • 麦饭:指用小麦做成的食物,即麦子熟了。
  • :指蚕茧,蚕结成的茧形状。
  • 啼鸟:指鸣叫的鸟类,常寓意欣喜。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蚕百箔”与农耕、养蚕的传统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农村的丰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展示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田园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湖畔,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绿阴”入手,直接引入了自然的美好,树木的阴影和蔚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的静谧,仿佛有仙人降临,增强了诗的神秘感,暗示了生活的超然与宁静。

第三句“麦饭熟时蚕百箔”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山中啼鸟识丰年”则用鸟鸣来象征丰收年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末夏初的田园美景,既有静谧的氛围,也有丰收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树木浓密的绿色阴影与明朗的天空,展现出春末的生机。
  • 第二联通过“萧然”表达了庭院的宁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第三联则通过“麦饭熟时”描绘了农田的丰收,展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
  • 第四联通过鸟鸣的描写与丰年相联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漏仙”形容庭院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体现了宋词的对仗美。
  • 拟人:将啼鸟与丰年联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丰收生活的期盼,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生命与希望。
  • 漏仙:象征宁静与超然的境界。
  • 蚕百箔:象征丰收与繁荣。
  • 啼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漏仙”是形容什么? A. 仙人在空中飞
    B. 庭院的幽静
    C. 鸟儿的欢快

  2. “麦饭熟时”中的“麦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小麦做的食物
    C. 一种蔬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洪咨夔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春末的生机与丰收的预兆,王维则通过秋天的宁静反映了对生活的哲思,二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二 秋暮 蝶恋花 春阴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二 赠妓 蝶恋花·秋日泛舟 蝶恋花 其五 蝶恋花 蝶恋花 乙亥暮春夜雨初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玩物溺志 家给人足 卤字旁的字 好乱乐祸 造极登峰 作金石声 天边 羊字旁的字 惊魂失魄 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烟阁 亠字旁的字 打勤献趣 止字旁的字 东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