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48
陆游的《雪中作》
鬓毛无奈岁华催,一笑登临亦乐哉!
平地忽成三尺雪,遶湖何啻万株梅。
雪山叠叠朝凭阁,帘幙沉沉夜举杯。
节物鼎来方自此,酥花彩胜待春回。
随着岁月的催促,我的鬓发渐渐变白,但我依然可以微笑着登高望远,这也是一种乐趣。忽然间,平地上积了三尺的厚雪,环绕湖水的梅树更显得如万树盛开。雪山层峦叠嶂,我在晨光中倚靠阁楼,夜幕降临时,我在沉沉的帘幕下举杯畅饮。节气的变化就像是这时节的盛宴,待到春天来临,酥花盛开,色彩斑斓的景象将更加美丽。
此诗虽无特定典故,但“鬓毛无奈岁华催”常常被用于表达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梅花与雪的结合,展现了冬季的美丽与春天的期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兴亡,诗作多抒发爱国情怀,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此诗写于冬季,陆游在雪中感受到岁月无情,然而他依然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雪中作》通过描绘冬季的雪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乐观态度。开头两句用“鬓毛无奈岁华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令人感慨。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诗人用“一笑登临亦乐哉”来转变情感,表现出面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平地忽成三尺雪,遶湖何啻万株梅”则展现了冬雪的美丽,诗人在欣赏雪景中找到了乐趣。雪的洁白和梅花的芬芳构成了极为美丽的对比,充满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最后四句则是对节令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酥花彩胜待春回”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的理解与期待,暗示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春天终将来临,生机与希望将会重现。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雪景的描绘,更是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雪中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鬓毛无奈岁华催”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酥花”象征什么?
陆游的《雪中作》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强调壮丽的景观和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