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11
游曾公岩
作者: 刘谊 〔宋代〕
寻得新岩冠一州,使君从此作鳌头。
千年草莽埋幽致,今日衣冠成胜游。
洞穴已能惊俗眼,神仙须合隐浮丘。
主人将为商霖起,还许微官卜筑不。
在这新发现的岩石上,居然能引领整个州的风头,使君子从此成为领袖。
千年来的草木掩埋了这里的幽雅风光,今天我们身着华丽的衣服,尽情游玩。
这洞穴已足以令人惊叹,仿佛神仙也应隐居在这浮丘之上。
主人将为我们准备美酒佳肴,还允许我这微薄的官职在此安家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谊,字怀远,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游曾公岩》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选择隐居生活。诗人游览曾公岩,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与自身的渺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游曾公岩》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新岩”,“鳌头”等意象,诗人展示了在新环境中获得的启发与动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提到的“千年草莽埋幽致”,既感慨了自然的沉寂,也表明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影响。诗人通过自身的游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憧憬。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鳌头”指的是什么?
a) 岩石
b) 领头或优秀的地位
c) 隐士
“千年草莽埋幽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谊的《游曾公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谊更突出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