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0:59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作者:黄庚 〔宋代〕
我来闲吊古,触景觉凄凉。
踏石云侵履,个萝露湿裳。
森森林不茂,馥馥野花香。
寺近寻僧话,谈禅坐竹床。
我来到这里闲闲地吊古,看到周围的景象不禁感到凄凉。
踩着石头,云雾侵袭我的鞋履,满身的露水湿透了衣裳。
树林茂密却不繁盛,野花散发出阵阵香气。
寺庙近在咫尺,想去寻找僧人聊聊天,坐在竹床上谈论禅理。
黄庚(约1040-1100),字子高,号孤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表达了对古寺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环境展现了与世无争的宁静氛围,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环境,展现了作者心中对古代遗迹的感慨与思索。开篇以“我来闲吊古”引入,随即通过“触景觉凄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诗中的“踏石云侵履,个萝露湿裳”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变化,云雾和露水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感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森森林不茂,馥馥野花香”则构建了一种对比,茂密的树林却显得不够生机盎然,而野花的香气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最后两句通过“寺近寻僧话,谈禅坐竹床”再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表明作者内心对禅理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既有对古迹的追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哲理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求。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对禅理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凄凉
C. 愤怒
D. 兴奋
“踏石云侵履”中“云”所象征的是什么?
A. 变化与自由
B. 沉重与压抑
C. 热情与奔放
D. 安静与沉默
诗中提到的“寺”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C. 权力
D. 繁华
答案:
《寻隐者不遇》(贾岛):与黄庚的诗一样,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
解读: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虽然风格略有不同,但主题相似,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王可交升仙台四首》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