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01
几阵杨花,院落凄然寒食。又堕向送别楼侧。任笙歌,阑珊去旗亭野草如织。休说东风旧识。为东风惹他相忆。自起捲帘,凝眸乍疑金勒。有杜宇声声将息。拚清泪,常流到大江南北。日长怕春倦,泪也有时无力。
几阵杨花飘落,院子里显得冷清,正值寒食节。杨花又飘落到送别楼旁。任凭笙歌声渐渐远去,旗亭前的野草如织。别再提起东风与旧识,因为东风只会勾起我的思念。自己慢慢卷起帘子,凝视着,乍一看似乎是金色的车马。有杜鹃鸟声声哀鸣,仿佛在诉说离愁。即使流下清泪,也常常流到大江南北。白天漫长,担心春天会让我疲倦,眼泪有时也会无力而下。
曹溶,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寒食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社会动荡下人们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离别的复杂感受。开头几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飘落,院落显得冷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寒食节的背景给人带来哀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接着,诗人用“笙歌”、“阑珊”等词汇让人感受到过去欢乐的时光逐渐远去,增添了对往事的怀念和思念之情。尤其是“东风旧识”一句,暗示了与故人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愈发遥远,令人唏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杜宇声声将息”表达了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泪水流淌至大江南北,显示了这种离别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最后,诗人担心春天的流逝和情感的疲惫,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情感挣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离别的痛苦,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
“东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鸟的声音表达离愁?
与李白《静夜思》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相似,两首诗都展现了对往事与离别的深刻思考。但曹溶的《踏青游 闺情》更侧重于春天的意象与情感的细腻描摹,而李白则更具哲理性和思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