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小鸾所居疏香阁(三首) 次季女琼章韵

《题小鸾所居疏香阁(三首) 次季女琼章韵》

时间: 2025-04-22 23:46:18

诗句

几点催花雨,疏疏入画楼。

推帘望远墅,烂锦盈汀洲。

昨夜碧桃树,凝云缀不流。

朝来庭草色,挹取暗香浮。

飞琼方十五,吹笙未解愁。

次第芳菲节,清吟知未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46:18

原文展示:

题小鸾所居疏香阁(三首) 次季女琼章韵
作者: 沈宛君

几点催花雨,疏疏入画楼。
推帘望远墅,烂锦盈汀洲。
昨夜碧桃树,凝云缀不流。
朝来庭草色,挹取暗香浮。
飞琼方十五,吹笙未解愁。
次第芳菲节,清吟知未休。


白话文翻译:

几场春雨催促花开,稀疏的雨水洒落在画楼之上。
我推开窗帘,远望那座别墅,满堤的花草如同锦缎般美丽。
昨夜的碧桃树上,云雾缠绕,难以流动。
今天早上庭院里的草色,吸引着我那浮动的暗香。
飞琼刚满十五岁,吹笙的我却尚未解去心中的愁苦。
随着芳菲节的逐渐来临,我的清吟似乎仍旧没有停息。


注释:

  • 几点催花雨:指春雨来临,催促花开。
  • 疏疏入画楼:稀疏的雨水渗入楼阁,形成如画的景象。
  • 推帘:拉开窗帘。
  • 远墅:远处的别墅。
  • 烂锦:形容花草如同绚丽的锦缎。
  • 凝云:云雾凝聚。
  • 挹取:吸取,享受。
  • 暗香浮:花香隐约飘散。
  • 飞琼:指少女,象征青春。
  • 清吟:清雅的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宛君,明代女诗人,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她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女性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春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花草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沈宛君的《题小鸾所居疏香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全诗通过“催花雨”的意象引入春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氛围。第一句“几点催花雨”便勾画出春雨轻柔的形象,给人以柔和、宁静的感觉。接着“疏疏入画楼”展示了雨水洒落在楼阁的美丽景象,诗人用“画楼”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雅,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艺术追求。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推帘望远墅”展示了她对远方景物的向往,表明了心灵的渴望与孤独感。“烂锦盈汀洲”则生动地描绘了满堤花草的美丽,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意象。这种对美的细腻感受与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在“飞琼方十五,吹笙未解愁”一句中,诗人表达了青春的懵懂与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的冲突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愁苦的情感,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个人的思索。沈宛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明代女诗人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点催花雨:春雨来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2. 疏疏入画楼:雨水洒落于楼阁,增添了画面感。
  3. 推帘望远墅:拉开窗帘,向外眺望,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4. 烂锦盈汀洲:盛开的花草如同锦缎般绚丽,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5. 昨夜碧桃树:回忆昨夜的桃花,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6. 凝云缀不流:云雾缠绕在桃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朝来庭草色:早晨庭院草色鲜艳,寓意着新的开始。
  8. 挹取暗香浮:在花香中沉醉,表现出对美的欣赏。
  9. 飞琼方十五:少女的年华,象征着青春的美好。
  10. 吹笙未解愁:吹奏乐器却无法去除心中的愁苦,反映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11. 次第芳菲节:春天的花期逐渐到来,象征生命的轮回。
  12. 清吟知未休:清雅的吟唱中,感受到春天的延续与不息。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烂锦盈汀洲”便是将花草比作锦缎,增强了视觉的美感。同时,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青春的思考,以及在美好生活与内心愁苦之间的矛盾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雨:象征春天的生命与希望。
  • 画楼: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远墅:象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碧桃树:象征青春与美好回忆。
  • 暗香:代表内心的细腻感受。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中的春日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文化传统中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几点催花雨”中的“几点”指的是什么?

    • A. 时间
    • B. 量词
    • C. 雨量
  2. 诗中“飞琼”指代什么?

    • A. 一种花
    • B. 少女
    • C. 春天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哀愁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沈宛君与李清照的作品都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绘自然与内心的纠结,但沈宛君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失落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宛君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再和明复蹈元之什 瓜步阻风作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送陈颖仲赴省闱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又和少章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树萱 惹火烧身 摄陷 油墩 以水投石 赤字旁的字 零碎不全 詈夷为跖 子字旁的字 青蟾兔 包含刃的成语 秋分点 高字旁的字 恩荣并济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