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田园幽兴六首 其三

《田园幽兴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7 20:40:41

诗句

所居在人境,心远迹无喧。

佳辰携良朋,樽酌开话言。

轩华何足贵,清真道在敦。

无然随物化,幽桂足芳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0:41

原文展示:

田园幽兴六首 其三
作者: 林大钦 〔明代〕

所居在人境,心远迹无喧。
佳辰携良朋,樽酌开话言。
轩华何足贵,清真道在敦。
无然随物化,幽桂足芳根。

白话文翻译:

居住在喧嚣的人世间,但我的心已经远离了这些喧闹。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和朋友们相聚,举杯畅谈。
那些华丽的装饰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
真正的清真之道在于友善和敦厚。
不必随波逐流,像那幽静的桂花树,根深叶茂,散发着芬芳。

注释:

  • 所居:所居住之地。
  • 人境:人间,指有喧嚣的现实世界。
  • 心远:心灵远离,表达人对喧嚣的超然态度。
  • 佳辰:美好的日子。
  • 携良朋:邀请好友。
  • 樽酌:举杯畅饮。
  • 轩华:华丽的房屋或装饰。
  • 清真道:真诚和善良的道理或信仰。
  • :敦厚,指人际关系和谐真诚。
  • 无然:不必。
  • 随物化:随波逐流,随环境而变化。
  • 幽桂:幽静的桂花树,象征纯洁与高雅。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表达的心境与“隐逸”文化密切相关,这是一种逃避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常在古诗中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大钦,明代诗人,擅长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际关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林大钦生活的明代,反映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超然态度。开头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尽管身处繁华的人境,但心灵却已远离这些喧嚣,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与朋友的聚会,表现了诗人珍视人际关系的真挚,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表明,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对比人境与心境,表达内心的宁静。
    • 第二联:描绘与朋友共度佳辰的愉悦时光。
    • 第三联:质疑世俗的奢华,强调内心的真诚。
    • 第四联:反思随物而化的生活态度,赞美幽静的桂花。
  • 修辞手法

    • 对比:人境与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进行对话。
    • 隐喻:幽桂象征着隐逸与高雅。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物质奢华的批判,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自然与宁静。
  • 佳辰:代表美好时光。
  • 樽酌:象征友谊与欢聚。
  • 轩华:代表世俗的奢华与繁华。
  • 幽桂: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辰携良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孤独的恐惧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奢华的追求

  2. “轩华何足贵”中的“轩华”指的是什么?
    A. 田园景色
    B. 华丽的房屋或装饰
    C. 朋友的心情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享受
    B. 超脱世俗,珍惜友情
    C. 赞美大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林大钦的《田园幽兴其三》都描绘了自然与宁静,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林大钦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文选》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田园诗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寿石窗丈 浣溪沙 其二 八月十三日敌复犯我上海 浣溪沙 春闺 浣溪沙 其八 浣溪沙 浣溪沙十一首 其四 浣溪沙 五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一 梅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十一 与雪霓裳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覆开头的成语 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爱口识羞 业字旁的字 包含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镌的词语有哪些 受赇枉法 示字旁的字 秘校 人字头的字 束发小生 天壤之判 辵字旁的字 偷营劫寨 袁枚 成卢 一鳞半甲 打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