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16
题浯溪
作者: 曾丰 〔宋代〕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
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太平天子狃开元,驯致马嵬悔何逮。
桑阴未徙宗庙安,储皇功岂不云倍。
君父恩重臣子轻,功至弥天皆分内。
灵武犹言权济经,京师何忍小间大。
南内起居不遑安,西宫晨夕无聊赖。
不没其实豫章公,言者无罪闻足戒。
元结但持归美心,为尊者讳谁独怪。
归美为颂刺为雅,四诗义各有攸在。
一出春秋雅颂中,两忘人我是非外。
朅来独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
垂去更解未艾纷,石上有壁聊一疥。
千古以来,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喜爱,碑后所书之文的前辈又有多少?
相互辉映的诗词,曾经的风采并未被遗忘,自然融合,毫无障碍。
太平盛世的天子沉迷于开元盛世,马嵬之事悔恨何时才能弥补?
桑树阴影未曾移去,宗庙依然安稳,储君的功绩难道不是倍加显赫?
君主对臣子恩情重,而臣子对君主的轻视,功绩如天般分内。
灵武依然谈论权力与经义,京师怎能忍受小事干扰大局?
南内的起居让人无暇安宁,西宫的晨夕更是无聊乏味。
不曾失去的其实是豫章公,言论无罪,听闻者自当警觉。
元结只需保持归美的心,尊者的讳言谁又能独自怪责?
归美是颂扬,刺是雅致,四首诗的意义各有其所在。
一出春秋雅颂的境界,皆可忘却人我是非的纷扰。
我独来招唤那不和的灵魂,酒杯中聊以一酹。
垂去之后更解未了纷扰,石上有壁,聊以解忧。
曾丰,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常涉及历史、政治与人事关系,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题浯溪》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题浯溪》是一首深具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作者通过对古碑的描绘,勾勒出历史的厚重,体现出对前人智慧的敬仰。而诗中所涉及的马嵬事件则是对历史的反思,暗示着权力与责任的辩证关系。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与对臣子态度的揭示,展现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与忧虑。
整首诗的层次分明,情感丰富。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传达出对人事的深刻观察。尤其在“南内起居不遑安,西宫晨夕无聊赖”二句中,透露出宫廷中的无聊与困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诗歌结尾更是以酒酹的方式,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权力与个人情感的探讨,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提到的“太平天子”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皇帝?
“君父恩重臣子轻”这句话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马嵬”事件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