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7:22
大易缘何有,难逃此问中。不从横画会,爻象总能通。
《易经》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是难以逃避的。如果不从横向的图画入手,卦象的意义总能被理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象征符号。诗中提到的“横画会”可能暗指对卦象的直观理解,而“爻象”则强调了更深层的哲理。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明,号云川,南宋时期的学者,精通儒学与道家思想。他的诗作常结合哲理与自然,风格洒脱,深具思考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期,张镃以此诗表达对《周易》哲理的探讨,反映了当时对经典文献的重视和对智慧的追寻。
《桂隐纪咏·读易轩》短小精炼,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易”这一主题,探讨了存在的本质以及人对变化的理解。首句“大易缘何有”直接提出了存在的疑问,显示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接下来的“不从横画会”则引导读者思考,理解卦象不仅仅依赖于表面的图示,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其内涵。
在诗的整体结构上,张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提出疑问与思考,后两句则揭示了答案的深邃性。这种思考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讨论。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易经》的尊重,更是深刻认识到理解变化的复杂性,反映了他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层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上兼具了传统与创新,诗人不仅仅在探讨经典的意义,也在反思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出宋代儒家思想的深化与对宇宙变化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易经》的探讨,表达了对存在与变化的思考,强调了深刻理解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文化内涵,还象征着作者对哲理的探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易”指的是哪个经典?
诗中提到的“爻象”是什么意思?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