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38
路入前山处,苍苔裹石棱。不逢负薪叟,时见隔林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小路,路边长满了青苔,石头的棱角都被包裹其中。在这条路上,偶尔能看到穿越树林的僧人,但却不曾遇见挑着柴火的老人。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雪窗,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题材。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此诗创作于张镃隐居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推崇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迹罕至的美好。诗的开头“路入前山处”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山林深处的情境,仿佛耳边响起了鸟鸣和风吹青苔的声音。接着“苍苔裹石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石头上覆盖的青苔,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命力。诗中提到的“负薪叟”与“隔林僧”,两个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辛劳的人,象征着世俗的忙碌和生活的琐碎;后者则是隐逸的僧人,代表着宁静与超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传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诗歌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林场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负薪叟”指的是: A. 挑柴的老人 B. 隐士 C. 游客
诗人通过“苍苔裹石棱”来表达: A. 自然的生命力 B. 人的辛劳 C. 生活的忙碌
诗中提到的“时见隔林僧”传达的是: A. 忙碌 B. 宁静 C. 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