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32
传得上林种,曾于艮岳栽。吾君无嗜好,不贡一株来。
这首诗说的是,荔枝的种子传说是上林苑所种,曾经在艮岳(岳庙)栽种过。可是我的君主并没有这方面的嗜好,因此没有向我赠送一株来。
上林苑是汉代的一处皇家园林,历史上以其珍稀的植物而著称。艮岳作为诗中提到的地点,可能是指与荔枝栽培有关的地方,反映了当时对荔枝的珍视和对园艺的重视。诗中提到的“贡”字,暗示了诗人对君主的期望和对珍稀植物的渴望。
刘克庄,字仲明,号阮亭,宋代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潇洒而清新。刘克庄在政治上也曾有所建树,但因时局动荡,其作品常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以及对君主冷漠态度的不满。
《采荔子十绝》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荔枝的珍视与对君主冷淡态度的失望。诗中提到的“上林种”,不仅反映了荔枝的珍贵,亦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吾君无嗜好”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表明虽然美好的事物存在,但却无法得到重视和珍惜。诗人以荔枝为喻,实际上是在对君主的施政态度进行批评,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优秀事物的漠视。
整首诗情感深厚,言简意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切。同时,诗中的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荔枝的传说与种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现实的失望,展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水果的诗,更是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深刻反思。
“传得上林种”一句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处古代园林 C. 一位君主
诗中“吾君无嗜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君主的赞美 B. 对君主的失望 C. 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荔枝的赞美 B. 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C. 对君主的忠诚
这些诗作在表达情感与描绘意象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