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洪都四景 其三 东湖夜月

《洪都四景 其三 东湖夜月》

时间: 2025-05-07 23:01:10

诗句

湖水漫漫烟雾生,人间万籁寂无声。

独留一片秋空月,照见波心彻底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10

原文展示:

湖水漫漫烟雾生,人间万籁寂无声。
独留一片秋空月,照见波心彻底清。

白话文翻译:

湖水浩瀚,烟雾弥漫,仿佛生出一种朦胧的美;此时人间万物静谧,毫无声息。唯有一轮秋月高悬在空,清辉洒在水面,显得格外明亮而清澈。

注释:

  • 漫漫:形容水面宽广、波澜无际的样子。
  • 万籁:指万物的声音,这里形容环境的宁静。
  • 独留:仅仅留下,强调月亮的孤独与清冷。
  • 波心:水面的中心,指水面上的反射。
  • 彻底:完全、非常,形容水的清澈。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夜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氛围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雍,明代诗人,字景星,号秋水,生于湖州,后迁居南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洪都四景》是韩雍在洪都(今南昌)游览时所作,反映了他在东湖夜晚,面对皎洁明月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通过描写湖水与月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清澈。

诗歌鉴赏:

《东湖夜月》以清新的意境和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湖面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湖水漫漫烟雾生”描绘了湖面在夜色和烟雾中的朦胧美,给人一种空灵、宽广的感觉。接着“人间万籁寂无声”,诗人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仿佛一切喧嚣都已消失,只有自然的声音在低语。

而后“独留一片秋空月”则是诗的转折,月亮作为自然的主角,孤独地悬挂在清秋的夜空中。它的光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照见波心彻底清”的美丽景象。这里,月光与湖水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这种意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描绘,更是情感上的共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水漫漫烟雾生:湖水广阔,烟雾缭绕,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2. 人间万籁寂无声:世间万物皆寂静,强调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3. 独留一片秋空月:只有一轮明月高悬,突显出孤独和宁静。
  4. 照见波心彻底清:月光照亮水面,水的清澈透彻,与月亮形成对照,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与烟雾的结合比作一种朦胧的美。
  • 对仗:如“湖水漫漫”和“人间万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照见”赋予月光以人性化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湖夜晚的湖水与明月,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和对内心清澈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宁静与宽广,代表诗人的心境。
  • 烟雾:增添了神秘感,象征着自然的变幻与无常。
  • 明月:象征清白与纯洁,代表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秋空:意味着成熟与静谧,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水漫漫烟雾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明亮
    B. 朦胧
    C. 喧闹

  2. “人间万籁寂无声”中“万籁”指的是什么?
    A. 万物的声音
    B. 万物的形状
    C. 万物的气息

  3.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哪个季节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意境,但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忧愁;而韩雍的《东湖夜月》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清澈。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与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韩雍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交代湖南提刑李运使致语口号 采石 石三峰为示十字云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为足六句 游青源二首 其二 赠金称 宗族第一百四十 自叹 重阳 至扬州 至扬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涸的词语有哪些 尊古卑今 建之底的字 招商 幾字旁的字 汗流浃肤 垡子地 人迹罕至 包含胯的词语有哪些 陪銮 夹具 癶字旁的字 奸臣当道 催首 年高德邵 见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