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0:28
何侯拔宅登仙去,虞帝因山行庙基。
人物由来相代谢,不知陵谷几迁移。
何侯辞去人世,飞升成仙;虞帝则在山中走访庙宇的遗址。
历史人物的更替交替,不知这陵墓和山谷已经迁移了多少次。
作者介绍:马大同,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回顾历史,抒发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过九疑》是一首富含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中通过对何侯和虞帝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浮沉与变化。何侯的“拔宅登仙”表明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而虞帝的“因山行庙基”则揭示了对历史遗址的缅怀。两者的对比不仅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也引发对人类存在的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练而有力,字句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意象,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通过提及“陵谷几迁移”,引导读者反思历史的变迁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实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关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命、时间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何侯拔宅登仙去”中,“拔宅”的意思是?
a) 迁居
b) 辞去
c) 归隐
d) 飞升
诗中的“虞帝”指代的是哪个时代的帝王?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战国
诗中提到的“陵谷”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的沉浮
c) 个人命运
d) 仙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马大同的《过九疑》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涉及历史与自然的主题,但马大同更注重历史人物的沉浮,而李白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美。两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与存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