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40
作者: 尹志平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闻说修行,千差万别难依据。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
听说修行之道,有千差万别,难以找到共同的依据。那条通往真空的道路,有谁能够领悟其中趣味呢?不如放下心中的执念,安然归去。修行的路上积累无边,所需的功夫也非数千便能实现。只有心灵开悟后,才能逍遥自在地漫步云端,或许超越天仙的境界。
作者介绍:
尹志平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修行和心灵的探索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许多人开始倾向于内心的修行与自我反省,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意义。诗人通过此词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迷茫与思考。
《点绛唇·闻说修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通过对修行的探讨,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诗中开篇即提到“千差万别”,这是对修行道路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修行不仅是形式上的追求,更是心灵的探索。接下来的“真空路,何人得趣”则显示了诗人对真理的质疑,似乎在暗示,真正的修行者并不是单纯追求外在形式的人,而是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
“撒手堪归去”一语,转而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放下执念,回归自我。这种对人生的豁达理解,使得整首词在深邃的哲思中透出一丝轻松。接下来的“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则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漫长与艰辛,修行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心灵的觉悟。
最后的“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渴望在心灵开悟后,能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甚至超越天仙。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修行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不同修行方式的疑惑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开悟与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体上,诗歌传达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也反映了人们对自我超越的渴望。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修行过程是什么样的?
A. 轻松自在
B. 漫长艰辛
C. 无需努力
D. 速成
填空题:诗中提到“心开悟”是指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修行的道路有明确的标准。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同样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其情感更为沉重。而尹志平的《点绛唇·闻说修行》则展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更加注重内心的探索与自由的追求。两者虽同在哲理的探索中,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