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 其一 驻屐亭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 其一 驻屐亭》

时间: 2025-04-30 07:43:59

诗句

等得轻晴便一来,逢花不住恐花猜。

丁宁莫挂桄榔去,怕损亭前称意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3:59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 其一 驻屐亭

作者: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等得轻晴便一来,逢花不住恐花猜。丁宁莫挂桄榔去,怕损亭前称意苔。

白话文翻译:

等到天色稍微晴朗我就来,途中遇到花儿不忍停留,生怕花儿会猜测我的心思。请求你不要把桄榔挂在这里,恐怕会损伤亭前那惬意的青苔。

注释:

  • 轻晴:指天气稍微晴朗。
  • 逢花不住:遇到花时不能停留。
  • 丁宁:请求、恳求。
  • 桄榔:一种植物,常用作装饰或遮阳。
  • 称意苔:令心情舒畅的青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亭前称意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宁静环境的珍惜,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德仪,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驻屐亭”是诗人于山居生活中所建的亭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思考。此时,方岳可能正处在隐居的生活状态中,诗中表现出他在宁静环境下的内心感受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开头的“等得轻晴便一来”,展现了诗人对晴好天气的期待与向往。随后的“逢花不住恐花猜”,则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花的怜惜,生怕花儿会因为自己的驻足而有所猜疑,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最后两句“丁宁莫挂桄榔去,怕损亭前称意苔”,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希望享受这宁静的环境,但又担心外物的干扰对这份宁静造成伤害,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悟与保护之情。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等得轻晴便一来:诗人期待在天气好转时,能立即前往驻足。
  2. 逢花不住恐花猜:在路上看到花儿,诗人不愿停下,害怕花儿会猜测他的心事。
  3. 丁宁莫挂桄榔去:恳请他人不要把桄榔挂在亭子上,以免影响环境。
  4. 怕损亭前称意苔:担心桄榔的存在会损害亭前的青苔,影响美好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轻晴”比喻天气的晴朗,表达期待的心情。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拟人化,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他追求隐逸、远离喧嚣的情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晴: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心情。
  • :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短暂。
  • 桄榔:象征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
  • :象征着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轻晴”指的是什么? A. 风和日丽
    B. 阴雨绵绵
    C. 寒冷刺骨

  2. 诗人对“桄榔”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无所谓
    C. 担心影响环境

  3. 诗中“亭前称意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惜? A. 亭子
    B. 青苔
    C. 花朵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方岳的诗更显细腻与内心的矛盾。王维的诗歌强调自然景色的宏伟,方岳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细腻互动。两者都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方岳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漫兴 十四 红梅 十九 赠杨仲开画图引 舟中杂纪 其一 息斋双竹图 偶成 其七 红梅 十四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徐竹隐 红梅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欝盎 下乔入幽 渊客 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习惯自然 包含斾的词语有哪些 槃根错节 匕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再蹈覆辙 口字旁的字 目瞪口呆 贯穿驰骋 行字旁的字 狼心狗行 慨然应允 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