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3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在山的边际,可以看到袅袅的烟雾;透过竹林,可以看到夕阳的余晖。
鸟儿飞向屋檐,云彩从窗户里飘出。
本诗以自然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场景,体现了隐逸的情趣。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多有隐居山林之志,诗中描绘的景象或许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吴均(约 464-547),字文矩,号承天,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文。吴均生于东晋时期,后期投身南朝,尤其在文学上有一定的建树。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山中杂诗》作于吴均隐居于山林之际,旨在表达他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林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得诗人能够在此找到内心的平和。
《山中杂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恬静的山中景象。诗的前两句“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以“烟”和“落日”作为自然景象的切入点,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而“落日”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诗人在此既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两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则通过鸟与云的动态描写,增添了诗的灵动感,使整个画面更具生机。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山中的宁静,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归隐山林的生活理想。
诗中提到的“竹”象征什么?
A. 坚韧和清雅
B. 暴力和冲突
C. 复杂和混乱
诗中“落日”暗示了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永恒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吴均的《山中杂诗》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而王维则通过鸟鸣声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