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时间: 2025-05-01 04:01:57

诗句

依倚春风雨净瓶,暮林摇落避真清。

暗香似与常娥约,来借黄昏淡淡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57

原文展示:

依倚春风雨净瓶,暮林摇落避真清。
暗香似与常娥约,来借黄昏淡淡明。

白话文翻译:

依靠在春风中,雨洗过的梅花瓶,
傍晚的树林摇曳着落下的花瓣,似乎在躲避真实的清静。
那隐约的香气仿佛与月宫的嫦娥相约,
在黄昏时分借来一丝朦胧的光明。

注释:

  • 依倚:依靠,倚靠。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雨净: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 :梅花瓶,盛梅花的器具。
  • 暮林:傍晚的树林。
  • 摇落:摇动着落下,形容花瓣随风飘落。
  • :躲避,远离。
  • 真清:真实的宁静,内心的清净。
  • 暗香:隐隐的香气,梅花的香味。
  • 常娥:指嫦娥,月宫的仙女,象征美丽与孤独。
  • 黄昏:傍晚,日落时分。
  • 淡淡明:微弱的光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抒情诗见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梅花在雨后清新的气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春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开头两句“依倚春风雨净瓶,暮林摇落避真清”描绘了梅花的状态,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梅花的香气在“暗香似与常娥约”中与嫦娥相联系,强化了梅花的孤高与优雅。最后一句“来借黄昏淡淡明”则将诗意引向了黄昏,营造出一种唯美、朦胧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宁静内心世界的向往,展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清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依倚春风雨净瓶”: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情景,强调了春雨过后的清新。
    2. “暮林摇落避真清”:傍晚的树林中,花瓣随风摇落,表现了一种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3. “暗香似与常娥约”:梅花的香气似乎与嫦娥有约,暗示了梅花的孤傲与清香的持久。
    4. “来借黄昏淡淡明”:在黄昏的微光中,梅花的香气为黄昏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明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香气比作与常娥的约定,提升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晚林的摇动仿佛在避开真实的宁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常被视为清雅的代表。
  • 春风:象征生机与温暖,传达了新生的气息。
  • 常娥:代表孤独与美丽,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瞬息万变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常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 A. 嫦娥
    • B. 西王母
    • C. 观音菩萨
    • D. 司马迁
  2. 诗句“暗香似与常娥约”中,暗香与嫦娥的关系是什么?

    • A. 友谊
    • B. 美丽的约定
    • C. 亲情
    • D. 母女关系
  3.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午夜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梅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王之道更注重梅花的孤傲和香气,而李清照则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女性的柔情和内心的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王之道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栖梧 寄姊 见汪启淑《水曹清暇录》 菩萨蛮 芦雁 秋夜 春残 病中 别景素四姊 秋雨忆别 望庐山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门 疋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倍日并行 黹字旁的字 知小谋大 迢峣 锁定 豸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禁压 权均力敌 包含贬的词语有哪些 闷声不响 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含着骨头露着肉 捉将挟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