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01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
王之道
杖藜千里访茅茨,
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
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
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
何妨去国少迟迟。
我手杖藜杖千里而行,去拜访那茅草屋;
是为了赴当年与你的一个欢笑约定。
我白发苍苍,徒然悲叹年华已逝,
而你仍在青山中记忆着往日的艰辛与危险。
夜里听你高谈阔论,竟然忘了睡觉,
白天品味你的新诗,宛如饱腹的美食。
冬日的阳光如此温暖可爱,
何妨在外多逗留些时日?
王之道(生卒年不详)是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刘元发归鄱阳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王之道以“杖藜千里”开篇,描绘了长途跋涉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既有对青春逝去的哀叹,也有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特别是在“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一句中,诗人用“白发”象征年华已逝,带有一种无奈的悲伤,然而与友人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又让人感到无比珍贵。
在“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中,诗人通过对友人高论的倾听和新诗的品味,表现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陪伴与理解的心情。最后两句“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逗留时光的向往,诗人在此刻将离别的哀愁化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人对于友情、时光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使其成为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基调温暖而深沉。
诗中“杖藜千里”中“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一种拐杖
C. 一种饮料
D. 一种乐器
诗人对逗留的态度是:
A. 不愿意
B. 期待与珍惜
C. 无所谓
D. 不适合
“夜听高论因忘寐”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无聊
C. 陶醉与享受
D. 悲伤
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不过王之道的诗更侧重于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对未来旅途的祝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