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所见闻示诸友

《书所见闻示诸友》

时间: 2025-05-02 05:49:07

诗句

闻说奔军闯阆州,余州民溃去如流。

亲曾见虎诚堪怖,只为狐惊亦可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9:07

原文展示

闻说奔军闯阆州,
余州民溃去如流。
亲曾见虎诚堪怖,
只为狐惊亦可羞。

白话文翻译

听说敌军闯入阆州,
我这边的百姓像流水一样四散逃窜。
我亲眼见过老虎,确实令人恐惧,
但只因看到狐狸惊慌,这也太丢人了。

注释

  • 奔军:指敌军或逃兵,奔赴战场或逃跑的军队。
  • 阆州:古地名,今四川省阆中市,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镇。
  • 溃去:溃逃,指军队或百姓因为恐惧而逃跑。
  • 亲曾见虎:我亲眼见过老虎。
  • 诚堪怖:确实令人恐惧。
  • 只为狐惊:仅仅因为狐狸的惊慌。

典故解析

本诗反映了战乱时期民众的恐慌和无奈,使用了动物的象征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在这里,老虎象征着真正的威胁,而狐狸则象征着一种不应有的恐惧。古代文人常用动物来比喻人性,表现出战乱时期的荒唐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宗道,号白石,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人生感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表现了民众因战争而产生的恐惧和逃避心理,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关切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乱中的恐慌场景。开头两句直接揭示了敌军入侵的消息,描绘了百姓在战乱中的无助与绝望,仿佛看到人们如流水般涌动的逃离。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他曾见过凶猛的老虎,理应感到恐惧,但此时此刻却因狐狸的惊慌而感到羞愧。这种情感的反转体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脆弱的一面。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野兽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老虎象征着真正的威胁,而狐狸则象征着无谓的恐惧,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往往会显得无助和可笑。整首诗透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所展现出来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奔军闯阆州:听说敌军已经闯入了阆州,暗示了战争的迫近。
  2. 余州民溃去如流:余州的百姓如同水流一般逃窜,形象地表达了恐慌的程度。
  3. 亲曾见虎诚堪怖:作者亲眼见过老虎,认为它确实是令人害怕的。
  4. 只为狐惊亦可羞:但看到狐狸也惊慌失措,这种情形让人感到羞愧。

修辞手法

  • 对比:老虎与狐狸的对比,体现了真正的威胁与无谓的恐惧。
  • 比喻:将人们的逃窜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恐惧的场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人们的恐惧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可笑。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揭示了人在极端情况下的真实反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真正的威胁,代表战争的恐怖。
  • :象征无谓的恐惧,表现人性中的脆弱与羞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阆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今四川省阆中市
    • B. 今湖南省
    • C. 今浙江省
  2. 诗中“余州民溃去如流”中的“溃”指什么?

    • A. 聚集
    • B. 逃散
    • C. 战斗
  3. 作者在诗中提到见过哪个动物?

    • A. 狐狸
    • B. 老虎
    • C. 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苦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情壮志,而魏了翁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其一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次韵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会饮得助这分韵得千字 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赠别竹西王彦升居士 秋居杂咏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钟鼎山林 包含冉的词语有哪些 豕亥鱼鲁 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毗的词语有哪些 清净无为 斤字旁的字 属毛离里 欠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守身如玉 門字旁的字 哈雷彗星 先字旁的字 事重身衰 榴皮字 漕仓 八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