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密庵题柱二首

《密庵题柱二首》

时间: 2025-07-29 16:48:41

诗句

五更清梦鸡唤醒,八月好景诗为催。

秋蟲夜静野禽语,风木天寒山雨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48:41

原文展示

《密庵题柱二首》

五更清梦鸡唤醒,
八月好景诗为催。
秋蟲夜静野禽语,
风木天寒山雨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清晨五点,梦中被鸡鸣唤醒,正值八月,景色迷人,激发了写诗的灵感。秋天的虫鸣在静谧的夜晚响起,野外的鸟儿也在轻声歌唱。随着寒风吹来,树木因天气变冷而摇曳,山中的雨水也随之而来。

注释

  • 五更:指的是夜里大约三点到五点的时间。
  • 清梦:形容清新美好的梦境。
  • 鸡唤醒:鸡鸣声唤醒了睡梦中的人。
  • 八月:指农历八月,通常是秋季的好时节。
  • 诗为催:因美好的景色而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
  • 秋蟲:指秋天的虫鸣。
  • 夜静:夜晚安静无声。
  • 野禽:指野外的鸟类。
  • 风木天寒:形容秋风吹来,树木因寒冷而摇曳。
  • 山雨来:指山上即将下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及的自然景象与传统诗词中常见的秋天意象相呼应,体现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敏感与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乡村田园的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密庵题柱二首》是一首充满秋意与乡土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清晨的五更,被鸡鸣声唤醒,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诗的开头便通过清梦与鸡鸣的对比,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感受。八月时节,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通过“八月好景诗为催”,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接着,诗中提到“秋蟲夜静野禽语”,在静谧的夜晚,只有虫鸣和鸟叫,与清晨的鸡鸣形成了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最后一句“风木天寒山雨来”,通过描绘寒风、摇曳的树木以及即将降临的山雨,营造出了一种秋天的气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更清梦鸡唤醒:在清晨的五更时分,梦境被鸡鸣声打破。
  2. 八月好景诗为催:正值八月,景色宜人,激励诗人写诗。
  3. 秋蟲夜静野禽语:秋天的虫鸣声在夜晚显得格外静谧,野外的鸟儿也在轻声歌唱。
  4. 风木天寒山雨来:寒风吹来,树木摇曳,山上即将下雨,展现秋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使得意境更加丰富。例如,“秋蟲夜静”与“野禽语”形成对比,增强了自然的和谐感;最后一句通过排比,逐层递进,增强了秋天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清晨的开始与生活的节奏。
  • 虫鸣:代表秋天的宁静与生命的延续。
  • 寒风:象征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冷峻。
  • 山雨:暗示即将到来的变化,给人以期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八月”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花开

  2. 诗中提到的“风木天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喜悦
    C. 寂寞
    D. 冷清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秋夕》

诗词对比: 比较刘学箕与杜甫的作品,刘学箕的诗偏向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两者皆有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渔翁 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 归田 遣悲怀三首·其一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使东川。江花落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 泛江玩月十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䞍受 言字旁的字 土龙刍狗 连类比物 羊舌 赤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以死继之 琐尾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出于意外 东都门 折节待士 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