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4:11
原文展示:
陈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诗及到龙泉闻余戍地最远见怀二首为寄次韵 其二 赵蕃 〔宋代〕
路穷千涧底,人绝万山旁。 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 多年布衾裂,倍觉夜蔬香。 有底从军乐,题诗日在忙。
白话文翻译:
在千涧的尽头,万山的旁边,人迹罕至。 夜晚住在茅草搭建的简陋小屋里,寒冷难耐;早晨起来,土灶荒废,无人炊烟。 多年的布被已经破裂,却更觉得夜晚的蔬菜香气扑鼻。 尽管从军生活艰苦,但仍有乐趣,忙于题诗,日子过得充实。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赵蕃在南安寨上所得的两首诗之一,表达了他对远方戍地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偏远山区的艰苦生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的“路穷千涧底,人绝万山旁”描绘了偏远山区的荒凉景象,而“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则进一步以生活细节展现了艰苦的生活条件。尽管如此,诗人仍然能够从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如“多年布衾裂,倍觉夜蔬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最后两句“有底从军乐,题诗日在忙”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执着。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路穷千涧底”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都市 B. 偏远的山区 C. 热闹的集市 D. 宁静的乡村 答案:B
诗中“暝宿茅寮冷”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温暖的向往 B. 诗人对寒冷的忍受 C. 诗人对茅屋的喜爱 D. 诗人对夜晚的恐惧 答案:B
诗中“有底从军乐”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从军生活的厌恶 B. 诗人对从军生活的乐趣 C. 诗人对从军生活的无奈 D. 诗人对从军生活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