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永和

《至永和》

时间: 2025-07-31 13:12:03

诗句

出城即便见青原,正在长江出处天。

却到青原望城里,楼台些子水云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3:12:03

原文展示:

出城即便见青原,
正在长江出处天。
却到青原望城里,
楼台些子水云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出城后就能看到青原山,正好在长江的源头与天空相接。而当我来到青原山上,望向城里,看到那楼台依稀与水云相连。

注释:

  • 青原:指青原山,位于长江附近,象征自然景色的秀丽。
  •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楼台:指城中的建筑,体现了人文景观。
  • 水云边:形容水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典故解析:

青原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清幽的环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至永和”可能是诗人出游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出城后所见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青原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青原山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和谐。而长江作为背景,增强了诗的空间感与流动感。最后一句提到的“楼台些子水云边”,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显示了人类生活环境的美好。

诗中采用了清新流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全诗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对城市生活的淡淡疏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城即便见青原:出城后便能看到青原山,表达了自然景观的易得与亲近。
  2. 正在长江出处天:青原山在长江的源头,体现了大自然的壮阔。
  3. 却到青原望城里:到达青原山后,向城中望去,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
  4. 楼台些子水云边:看到城中楼台,和水面、云相连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美丽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意象:青原、长江、楼台、水云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的画面。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追求宁静与和谐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原: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长江:象征浩瀚与壮丽的自然。
  • 楼台:代表人类的文明与文化。
  • 水云边:象征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展现和谐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原”指的是哪个山?

    • A. 黄山
    • B. 青原山
    • C. 泰山
    • D. 华山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A. 仅有青原
    • B. 仅有长江
    • C. 青原、长江、楼台
    • D. 仅有楼台
  3. 该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愉悦
    • C. 失落
    • D. 忧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对月》王维

诗词对比:

将杨万里的《至永和》与王维的《山中对月》进行对比,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考,而杨万里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感。这反映了两位诗人在创作时各自不同的情感倾向与风格特点。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袁自如大司马 其一 秋兴 其三 秋兴 其二 秋兴 其一 登飞霞山作 道上人房老梅 悼雪庵禅师 悼旧呈赵紫芝 次徐灵渊韵赠赵灵艇 春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束身自重 穷奢极侈 糸字旁的字 环目 非结尾的成语 造词 人字头的字 草字头的字 遭逢际会 玉指甲 水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山雨欲来风满楼 龙屈蛇伸 金小相 尽情尽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