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日闻蝉

《立秋日闻蝉》

时间: 2025-04-27 23:59:24

诗句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9:24

原文展示: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酷暑中的烦闷,热浪似乎要把人熬得头疼,虽然秋天还没到,但人们却因热气而感到忧愁。昨夜的一场雨让秋天的气息渐渐逼近,而今晚的蝉鸣声则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预示。

注释:

  • 老火:指的是酷热的天气,像火一样炽热。
  • 薰人:熏蒸、炙烤,形容热得令人难忍。
  • 欲破头:形容热得让人头痛,极为难受。
  • 唤秋:呼唤秋天的到来。
  • 夜来一雨:昨夜下了一场雨。
  • 将秋至:表示秋天即将到来。
  • 蝉声:蝉鸣的声音,常常被视为秋天来临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初至时节,诗人对酷热的夏季感到厌倦,期待秋天的到来,通过蝉鸣与雨水的描写,表达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明显的季节变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感知。开头的“老火薰人欲破头”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仿佛不仅仅是天气的酷热,更是心情的烦闷。诗人用“唤秋”表达了对秋天的渴望,显示出人们在夏季酷暑中的无奈与焦虑。

随着“夜来一雨将秋至”的描写,诗歌的基调开始转向,雨水的降临象征着秋天的临近,也带来了希望与舒缓。最后一句“今晚蝉声始报秋”用蝉鸣作为秋天的信使,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闭环,蕴含着季节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季节交替的美感和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火薰人欲破头”——描绘炎热的夏季,强调人的苦闷与无奈。
  2. “唤秋不到得人愁”——表达对秋天的期待与现状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焦虑感。
  3. “夜来一雨将秋至”——雨水的到来象征着秋天即将来临,带来一丝希望。
  4. “今晚蝉声始报秋”——蝉鸣声成为秋天的代表,强调了自然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蝉声拟为“报秋”的使者,将自然与情感连接。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酷暑的厌倦与对秋天的期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火:象征酷热,代表夏季的烦闷。
  • :象征希望与宁静,代表人们的期待。
  • 蝉声:象征秋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火”指的是什么?

    • A. 冷风
    • B. 酷热
    • C. 雨水
      答案:B
  2. “夜来一雨将秋至”中“将秋至”是什么意思?

    • A. 秋天已经到来
    • B. 秋天即将到来
    • C. 秋天很远
      答案:B
  3. 诗中蝉声的象征是什么?

    • A. 夏天的结束
    • B. 秋天的到来
    • C. 冬天的开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细节的描写和季节变化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献汲公相国寿) 诉衷情·渚莲霜晓坠残红 诉衷情·御纱新制石榴裙 诉衷情·碧天明月晃金波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寒食 诉衷情·秋情 诉衷情·眉意 如梦令 祝江海学刊复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斛之禄 自字旁的字 审礼 志高行洁 训治 髟字旁的字 落籍 杅穿皮蠹 无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祻水 玉洁冰清 运筹帏幄 靣字旁的字 算计儿 弟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