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5
木兰花慢
作者: 程垓 〔宋代〕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自难寄丁宁。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离愁别绪。词中提到美丽的黄莺和燕子,表达了无法用言语尽述此时的情感。小院的春光正好,芳香的花园却因人去而显得冷清。站在高处回望,远山和水被重重云雾隔开,令人感到无奈。谁让狂风骤雨来袭,春天的美好无法留住。孤雁在空中飞去,鸿雁在苍茫的天际,难以传递我的思念。即使柳树的院落深沉,桃花门前的笑声却让人疑惑,究竟属于谁的欢愉。衣裳几度忘却,然而那残留的香气,依然让我想起旧时的温暖。只让风把花絮卷起,飘荡在这花城之中。
作者介绍:程垓,字德华,号韵斋,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天,表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实际上却蕴含着离别的愁苦,反映了词人在特定时刻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木兰花慢》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程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以“倩娇莺姹燕”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逐渐转向内心的感伤,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渗透出浓厚的情感,将个人的离愁与春天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词人用“谁遣风狂雨横”的设问,体现了对外界变幻无常的无奈,表达了希望留住春光的渴望。接着,孤雁与鸿雁的意象,象征着离别的孤独,强化了词中的情感张力。最后,衣篝与香气的对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反思。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错,构成了一个感伤而美丽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感受到深层的情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程垓
C. 苏轼
“倩娇莺姹燕”中“倩娇”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风景
诗中提到的“雁杳与鸿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