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中花令

《雨中花令》

时间: 2025-04-27 12:05:40

诗句

闻说海棠开尽了。

怎生得、夜来一笑。

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

小园闭门春悄悄。

禁不得、瘦腰如袅。

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5:40

原文展示:

雨中花令
程垓 〔宋代〕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白话文翻译:

听说海棠花已经开尽了,为什么夜里却还带着一丝微笑呢?在那绿枝头上,落红点点,不知愁苦有多少。小园子里紧闭着门,春天悄然无声。那细腰的身影禁不住轻盈的舞动。豆蔻花正浓,酴醿的香气四溢,试着把菱花映照。

注释: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春天的到来。
  • :皱眉,形容愁苦的样子。
  • 豆蔻:指的是一种花,常用来比喻少女的美丽。
  • 酴醿:指的是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芬芳。
  • 菱花:指菱角的花,常见于水边,象征着清丽。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海棠”与“豆蔻”,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愁苦,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感伤。海棠花开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而豆蔻则代表了少女的娇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著称。程垓的作品常常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一定的抒情特征。

创作背景:

《雨中花令》创作于春天,正是花开花落的季节,作者通过描绘海棠花的凋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青春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雨中花令》在意象的选择上极为细腻,通过“海棠”的落花来引出对青春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敏感捕捉。全诗以海棠花开尽为切入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到的“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通过视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接下来的“小园闭门春悄悄”描绘了一个封闭而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春天的气息被封闭在小园中,仿佛也暗示着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诗人使用了“禁不得瘦腰如袅”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轻盈与脆弱,结合前文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不仅描绘出春天的繁盛与美丽,也隐含着对美好瞬间的追寻与珍惜。整首词在对花的描绘中,融入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思考,展现了程垓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海棠开尽了:听说海棠花已经凋谢。
  2. 怎生得夜来一笑:为何夜晚还会流露出微笑?
  3. 颦绿枝头,落红点里:皱眉在绿枝上,落花点点。
  4. 问有愁多少:不知心中愁苦有多少。
  5. 小园闭门春悄悄:小园闭着门,春天悄然无声。
  6. 禁不得瘦腰如袅:那纤细的腰肢无法被禁锢。
  7. 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豆蔻花正浓,酴醿花香四溢。
  8. 试把菱花照:尝试把菱花映照出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春天描述为“悄悄”,使得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豆蔻浓时,酴醿香处”,增强了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青春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反映了人对爱情与青春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美丽与短暂。
  • 豆蔻:青春与少女的娇羞。
  • 酴醿:春天的芬芳。
  • 菱花:清丽与纯洁。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春天
    • B. 悲伤与离别
    • C. 冬天的寒冷
    • D. 秋天的丰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豆蔻”花代表了_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A
  2. 少女的美丽

相关查询

临江仙 赠元庄 临江仙 江行杂咏 临江仙二十首 其十二 步凝香韵赠青青生日 临江仙 临江仙·听歌有感 临江仙 初入秦淮作 临江仙·昨夜西风波乍急 临江仙(送嘉甫弟赴眉山) 临江仙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闳远微妙 纵目远望 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逢狭路 靣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无用功 双人旁的字 卜夜卜昼 衣字旁的字 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仙童仙女 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燕投怀 居不重席 瓜字旁的字 竭诚以待 骢马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