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子·赠边防战士

《江城子·赠边防战士》

时间: 2025-05-03 18:53:46

诗句

少年心愿在天边。

别家园。

度重关。

南北东西,多少好河山。

为保金瓯颠不破,鞋踏烂,不辞难。

远征才觉道途欢。

北风寒。

有何干。

雪地冰天,为我驻朱颜。

背上枪枝登哨所,千丈壁,起炊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3:46

江城子·赠边防战士

作者: 胡乔木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少年心愿在天边。别家园。度重关。南北东西,多少好河山。为保金瓯颠不破,鞋踏烂,不辞难。远征才觉道途欢。北风寒。有何干。雪地冰天,为我驻朱颜。背上枪枝登哨所,千丈壁,起炊烟。

白话文翻译:

年轻的心愿在远方,离开家园,跨越重重关卡。南北东西,多少美丽的河山。为了保护祖国的完整,不怕艰难困苦,脚踏烂鞋也心甘情愿。远行后才发现,路途充满欢愉。北风虽冷,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雪地冰天中,为了我驻守的岗位,脸上依然红润。背上枪枝,登上哨所,看到千丈高的山壁,升起炊烟。

注释:

  • 金瓯: 指中国,象征国家的完整。
  • 鞋踏烂: 表示艰难的行军条件。
  • 驻朱颜: 形容士兵在严寒环境中,脸色依然红润,显示出士气与精神。
  • 千丈壁: 描绘边防哨所的壮丽景色,表现出战士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乔木(1902-1992),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他的诗歌作品多以爱国主义为主题,风格雄浑激昂,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江城子·赠边防战士》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值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之时,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的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激励士兵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惧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年轻战士的视角,描绘了他们的理想与使命。开篇“少年心愿在天边”,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战士们渴望为国奉献的精神。诗中反复提及的南北东西,体现了中国幅员辽阔的美丽河山,激励士兵为了保卫这片土地而奋勇向前。尤其是“为保金瓯颠不破,鞋踏烂,不辞难”,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战士们无畏艰难的决心和责任感,令人动容。

诗的后半部分,虽描绘了恶劣的环境,但北风寒、雪地冰天等描写却并未削弱战士的斗志。相反,诗人用“为我驻朱颜”的形象,强调了在困境中战士的坚韧与乐观,展现出他们在严酷环境中依然保持的昂扬精神。最后,诗以“背上枪枝登哨所,千丈壁,起炊烟”收尾,展现了战士们坚守岗位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心愿在天边: 表达年轻战士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2. 别家园: 离开自己的家乡,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3. 度重关: 克服重重困难,象征着战士们的勇气。
  4. 南北东西,多少好河山: 赞美祖国的美丽山河,激励士兵为保护这片土地而奋斗。
  5. 为保金瓯颠不破,鞋踏烂,不辞难: 描述战士为了保护祖国而不怕艰苦的决心。
  6. 远征才觉道途欢: 远征途中,尽管艰辛,却也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7. 北风寒,有何干: 即使北风刺骨,战士依然无所畏惧。
  8. 雪地冰天,为我驻朱颜: 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依旧保持红润的脸庞,体现出他们的忠诚和年轻的活力。
  9. 背上枪枝登哨所,千丈壁,起炊烟: 描绘战士在哨所的情景,展现出他们守卫边疆的壮丽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南北东西”与“鞋踏烂,不辞难”。
  • 比喻: 用“金瓯”象征国家的完整与安全。
  • 夸张: “千丈壁”,夸大了边防哨所的高度,增强了壮丽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边防战士的敬意与鼓励,强调爱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展现出年轻战士在保卫祖国过程中所展现的勇气和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 代表年轻的士兵,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金瓯: 代表祖国,象征着完整与安全。
  • 北风寒、雪地冰天: 代表艰苦的环境,体现战士们面临的挑战。
  • 千丈壁: 象征边防的险峻与壮丽,展现出战士的使命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瓯”指代什么?
    A. 家园
    B. 国家
    C. 山河
    D. 战士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战士们的决心与责任感?
    A. 雪地冰天,为我驻朱颜
    B. 鞋踏烂,不辞难
    C. 年轻心愿在天边
    D. 千丈壁,起炊烟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述自然风光
    B. 赞美边防战士的精神
    C.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D. 讲述个人的成长故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比较两首诗的壮丽景象和对祖国的热爱,王之涣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的情感,而胡乔木则通过边防战士的视角表现了为国奉献的精神。

参考资料:

  • 胡乔木文集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己卯重九诗社诸君子于北固山小集 望江南四首 其二 望江南三首 其三 望江南 湖上 望江南 漫写梅枝寄许绍南 望江南十首 其五 游黄山 望江南 其八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一 望江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焚林而狩 颐颔 走之旁的字 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地良心 病字头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被发详狂 心弛神往 提手旁的字 盘岩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墨惨 麻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包含迪的词语有哪些 冬温夏清 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线结尾的成语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