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35
江城子 其一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赭门东上海潮青。
古西陵。雨冥冥。
越王宫女,着履在樟亭。
亭下教兵遗竹矢,
秋日晚,堕鸦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赭色的门外,东边的海潮显得青翠。古老的西陵在细雨中朦胧。越王的宫女,脚踏着漂亮的鞋子,站在樟树亭子里。亭子下,她教导士兵们射箭,秋天的傍晚,乌鸦的羽毛悄然落下。
“越王宫女”可以追溯到越王勾践的历史背景,勾践被吴王夫差囚禁后,发愤图强,最终复国的故事中,宫女们的悲情往往与国家命运相连。这个典故在诗中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无奈。
毛奇龄(约1640-约1710),字惟宽,号静斋,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歌风格受当时文人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毛奇龄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江城子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宫女的生活与情感。诗中通过“赭门东上海潮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古西陵在雨中显得模糊,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遥远。越王宫女的形象则成为了这幅画面的灵魂,她站在樟亭上,仿佛在追忆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孤寂。
“教兵遗竹矢,秋日晚,堕鸦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教导士兵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无奈,时光流逝,秋日傍晚的宁静中透着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非常精巧,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女的生活与周围环境,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中描写的“古西陵”是在什么天气下的?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风天
“越王宫女”在亭子下教导谁?
a) 士兵
b) 儿童
c) 她的姐妹
d) 王子
“堕鸦翎”象征了什么?
a) 欢乐
b) 生命的无常
c) 爱情的美好
d) 友情的坚定
《江城子 其一》与《长恨歌》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爱情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个人命运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侧重于爱情的深邃与历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