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21
自知素蹇劣,谬忝列近侍。
孰云载笔勤,清禁日无事。
圣心念长夏,恩以絺绤赐。
感激既盈襟,持归复满笥。
光荣动邻曲,喜色见僮婢。
服之固难忘,无补独深愧。
我自知才能低下,竟然有幸被列为近侍。
谁说我勤奋地写作,清静的禁地却无事可做?
圣上心中念及炎夏,恩赐我绸缎衣物。
感激之情已充满心怀,带回去衣物又装满箱子。
光荣之事传遍邻居,喜悦的表情显现在仆人面前。
穿上这衣物固然难以忘怀,却无法弥补我心中的深深愧疚。
此诗中提到的“近侍”是指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官员,通常地位较高,但诗人却自知才能不济,表现出谦卑的态度。明代时期,文人多被赋予近侍的角色,因此这一身份不仅象征荣耀,也伴随着责任与压力。
王绂(1470-1548),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子纶,号缶庵。他以诗文见长,尤擅长七言绝句,作品风格清新,富有情感。
《五月蒙赐衣五端》创作于明代,正值皇帝对文官的重视。王绂作为近侍,感受到皇恩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因此愈加感慨。
《五月蒙赐衣五端》是王绂对个人身份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自责与愧疚。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自知之明以及在清静环境中无所事事的无奈,显示出一种内心的挣扎。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在获得荣誉后,心中仍然无法摆脱的深深愧疚,尽管外在的光荣使得周围人欣喜,但他内心的负担却无法抹去。这种对荣耀与责任的双重感受,使整首诗充满了矛盾的美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身份的自省与对皇恩的感激。虽然外在的荣华富贵令人向往,但内心的愧疚和自知之明却使得这一切显得沉重而复杂。
王绂在诗中表现出对自身才能的态度是:
A. 自信满满
B. 自知不足
C. 不在乎他人看法
D. 认为自己最优秀
诗中提到的“清禁”指的是:
A. 一种清新的环境
B. 皇宫的禁地
C. 一种禁忌的习俗
D. 诗人的个人空间
诗人对皇恩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激与愧疚交织
C. 期待更多的恩赐
D. 感到不满
答案: 1. B 2. B 3. B
王绂与杜甫的作品均涉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王绂的《五月蒙赐衣五端》更多表现出对皇恩的感激与愧疚,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悲痛与无奈。
以上是关于《五月蒙赐衣五端》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