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46
原文展示:
春归杨柳暗,四月雨垂垂。红洗花无迹,青沾草有私。倚楼迷晓望,出郭滞幽期。客去茶瓯歇,閒愁总上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归来,杨柳显得暗淡,四月的雨水连绵不断。雨水洗净了花朵,却不见花的踪迹,青草却因雨水而显得更加茂盛。我倚在楼上,迷茫地望着清晨的景色,出城去赴幽会的计划也被雨水耽搁。客人离去后,茶杯也空了,闲愁却涌上眉头。
注释:
- 春归:春天到来。
- 杨柳暗:杨柳因春天到来而显得更加茂盛,颜色深沉。
- 四月雨垂垂:形容四月的雨水连绵不断。
- 红洗花无迹:雨水洗净了花朵,但花朵已经凋谢,不见踪迹。
- 青沾草有私:青草因雨水而显得更加茂盛,仿佛与雨水有着私下的约定。
- 倚楼迷晓望:倚在楼上,迷茫地望着清晨的景色。
- 出郭滞幽期:出城去赴幽会的计划被雨水耽搁。
- 客去茶瓯歇:客人离去后,茶杯也空了。
- 閒愁总上眉:闲愁涌上眉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归来的景象,以及诗人因雨水而产生的闲愁。诗中通过对杨柳、雨水、花朵和青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归来为背景,通过对杨柳、雨水、花朵和青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春归杨柳暗”一句,既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四月雨垂垂”则进一步以雨水的连绵不断,加深了春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花朵和青草的不同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倚楼迷晓望”和“出郭滞幽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因雨水而产生的迷茫和闲愁,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归杨柳暗”:春天到来,杨柳显得暗淡,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
- “四月雨垂垂”:四月的雨水连绵不断,加深了春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 “红洗花无迹”:雨水洗净了花朵,但花朵已经凋谢,不见踪迹,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事物的变迁。
- “青沾草有私”:青草因雨水而显得更加茂盛,仿佛与雨水有着私下的约定,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和诗人的感慨。
- “倚楼迷晓望”:诗人倚在楼上,迷茫地望着清晨的景色,展现了诗人的迷茫和闲愁。
- “出郭滞幽期”:出城去赴幽会的计划被雨水耽搁,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闲愁。
- “客去茶瓯歇”:客人离去后,茶杯也空了,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闲愁。
- “閒愁总上眉”:闲愁涌上眉头,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青沾草有私”,将青草与雨水拟人化,赋予它们私下的约定,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对比:如“红洗花无迹”与“青沾草有私”形成对比,突出了花朵的凋谢和青草的茂盛,加深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归来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杨柳、雨水、花朵和青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闲愁。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 雨水:象征春天的生机和诗人的情感。
- 花朵: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 青草:象征自然界的生机和诗人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归杨柳暗”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迷茫 D. 无奈
- “四月雨垂垂”中的“垂垂”是什么意思?
A. 连绵不断 B. 稀疏 C. 短暂 D. 猛烈
- “红洗花无迹”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花朵的美丽 B. 花朵的凋谢 C. 雨水的清澈 D. 春天的生机
- “青沾草有私”中的“有私”是什么意思?
A. 自私 B. 私下约定 C. 茂盛 D. 凋谢
- “閒愁总上眉”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迷茫 D. 无奈
答案:1. A 2. A 3. B 4. B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桃花庵歌》:同样描绘春天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文徵明《雨中杂述》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文徵明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的闲愁,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全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作品,是研究文徵明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