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达磨赞

《达磨赞》

时间: 2025-04-26 06:35:16

诗句

一无圣,二不识,忠言逆耳投江北。

入水见长人,梁王方失色。

千古万古空相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6

原文展示:

达磨赞
作者: 释可湘 〔宋代〕

一无圣,二不识,忠言逆耳投江北。
入水见长人,梁王方失色。
千古万古空相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没有圣人,也没有人懂得真理,忠告听起来令人不快,最终被抛弃到江北。若是在水中看到长人,梁王才会显得失色。千古以来,所有的回忆都是徒劳的。

注释:

  • 一无圣:没有圣人,指没有真正的智者。
  • 二不识:没有人能够识别真理。
  • 忠言逆耳:忠诚的劝告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 投江北:比喻忠言被抛弃。
  • 入水见长人:比喻在水中见到长者,梁王因此感到失色。
  • 千古万古空相忆:千古以来的回忆都是空虚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可湘,宋代著名的禅宗僧侣,以其高深的禅理和诗作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了禅宗思想,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和忠言被弃的无奈感慨。

诗歌鉴赏:

《达磨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忠言逆耳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对真理的忽视和对智慧的轻视。诗的开头强调了缺乏智者的悲哀,接着通过“忠言逆耳”的表达,传达了社会中真理往往不被接受的现实。在“入水见长人,梁王方失色”中,诗人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智慧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暗示真正的智慧能够让权势者感到自愧不如。然而,最后一句“千古万古空相忆”,则是对历史的无奈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力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给人以启迪。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剖析,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要坚守真理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无圣,二不识:强调社会上缺乏真正的智慧和认知。
  2. 忠言逆耳投江北:说明忠诚的劝告常常被人抛弃,难以被接受。
  3. 入水见长人:比喻在某种情况下,智慧的存在会显得格外重要。
  4. 梁王方失色:权势者在智慧面前感到自愧不如。
  5. 千古万古空相忆:历史的回忆常常是徒劳无益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忠言比作被投江,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类忽视真理与智慧的批判,同时也对历史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忠言被弃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人:象征智慧与真理。
  • 忠言:代表真理与道德的声音。
  • 江北:象征被抛弃的境地。
  • 长人:象征智慧与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真正的智者”?
    A. 圣人
    B. 小人
    C. 俗人

  2. “忠言逆耳”的意思是?
    A. 容易被接受的建议
    B. 令人不快的劝告
    C. 无意义的说法

  3. “千古万古空相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过去的失落感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达磨赞》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在探讨智慧与人生命运的关系。《达磨赞》更强调对忠言的反思,而《登高》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渺小与奋斗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畅园 清閟阁 黄埠墩 曲水亭怀古二首 其二 曲水亭怀古二首 其一 元明观邹希衍丹室 河渎神 本意二首 其一 菩萨蛮 其二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应付裕如 安土重居 閠字旁的字 堪培拉 鬾华 韦字旁的字 进退失据 首字旁的字 包含喜的成语 磨盾之暇 又字旁的字 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土田 酿蜜 包含句的成语 池鱼笼鸟 总有机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