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花阴 咏自鸣钟

《醉花阴 咏自鸣钟》

时间: 2025-04-26 20:00:13

诗句

轧轧声中昏又晓。

暗运机关巧。

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金针镇日冰轮绕。

旋转何时了。

莫道不销魂,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0:13

原文展示:

轧轧声中昏又晓。
暗运机关巧。
帘幕寂无人,
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金针镇日冰轮绕。
旋转何时了。
莫道不销魂,
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

白话文翻译:

在轧轧声中,夜晚渐渐过去,黎明又将来临。
这些声响是由巧妙的机械装置发出的。
窗帘后面寂静无人,
突然听到叮咚声,打断了我的幽梦,使我惊醒。
金色的钟针整天围绕着冰冷的圆盘转动。
这旋转何时才能停下呢?
不要说这声音不会令人销魂,
仔细听每一声,都是在催促人老去。

注释:

  • 轧轧声:形容钟声或机械声。
  • 暗运机关:巧妙的机械装置在暗中运作。
  • 帘幕寂无人:窗帘后面安静,没有人。
  • 叮咚:钟声的形声词。
  • 幽梦:指美好的梦境。
  • 金针:指钟的指针。
  • 冰轮:形容钟表的圆盘,冰冷而明亮。
  • 销魂:形容因美好事物而心神荡漾。
  • 催人老:暗指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衰老。

典故解析:

诗中“安静无人”描绘了一种孤独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金针镇日冰轮绕”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无常。诗中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整体意象和主题与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关于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主题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年-1907年),字葆光,号荆山,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致力于诗词、词曲和散文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醉花阴·咏自鸣钟》是作者在某个寂静的时刻,听到自鸣钟声而产生的感慨。诗人通过钟声的描写,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鸣钟的声响,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诗的开头以“轧轧声中昏又晓”引入,巧妙地将时间的更替与钟声相结合,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环境,窗帘后无人,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叮咚”一声,幽梦被打破,仿佛时间的流逝无情地将人从梦中唤醒。

“金针镇日冰轮绕”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钟表的转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不仅在感叹时间的无情,也在反思人生的意义。最后一句“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更是点明了主题,钟声的每一次响起都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到失落与忧伤。整首诗在意境上引人深思,情感上触动心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轧轧声中昏又晓:钟声在耳,夜与晨交替,表现时间的流动。
  2. 暗运机关巧:暗示自鸣钟的巧妙设计,体现人类智慧。
  3. 帘幕寂无人:描绘孤寂的环境,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4. 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钟声突然响起,打断了美梦,突显时间的干扰。
  5. 金针镇日冰轮绕:钟指整天转动,象征时间的持续与无情。
  6. 旋转何时了: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7. 莫道不销魂:质疑人们对钟声的感受,实际上它令人心神荡漾。
  8. 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每一声都在提醒人们衰老,强调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拟人:钟声被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在催促人们感受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轧轧声中昏又晓”,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象征:钟声象征着时间,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鸣钟的声音,反映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孤独,唤起读者对时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幽梦: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时光,反映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金针:代表着时间的指向,暗示人生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轧轧声中昏又晓”表达的是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白天的开始
    C. 时间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2. “金针镇日冰轮绕”中“金针”指的是什么?
    A. 钟表的指针
    B. 钟声
    C. 太阳
    D. 月亮

  3. 诗中提到的“幽梦”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幻想
    B. 现实生活
    C. 死亡
    D. 失落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俞樾的《醉花阴·咏自鸣钟》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而李白则在思念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与豪情。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俞樾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相关论文。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商调柳) 花心动(双调) 青玉案 应天长·条风布暖 秋蕊香(双调) 渔家傲(般涉·第二) 望江南(大石) 长相思 念奴娇(大石) 苏幕遮·燎沈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南山之寿 鼠迹 双人旁的字 铦鉯 撒殿 安分循理 斗作 有长者风 庸中皎皎 沽名吊誉 笑模悠悠 豸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