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1:03
新定感兴五首
作者:范仲淹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
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我离开故国已经三千里,沿途的风波难道不会拖延吗?回想起洞庭湖的险恶,确实比长沙要胜出许多。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千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著有《岳阳楼记》等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的诗风豪放,常表达感慨与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故土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艰辛。诗中提到的洞庭湖与长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是对自我经历的深刻总结。
这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去国三千里”直白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无奈,三千里不仅是距离的量度,更是心灵的隔阂。接下来的“风波岂不赊”则用一种隐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阻碍,风波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心境的波动。第二句“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通过对比洞庭湖与长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洞庭湖的险恶更让他感受到长沙的平坦与安全,暗示着他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是范仲淹在经历政治风波后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生命与自然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范仲淹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险恶的深刻理解,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中提到的“去国”指的是什么?
“风波岂不赊”中的“风波”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洞庭险”是指什么?
比较范仲淹的《新定感兴五首》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艰辛的感慨,但范仲淹更强调自然的险恶,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