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1:25
李流谦的《芜湖晚步》
迥陂积水长蒲蒋,
散步郊原借夕凉。
尘袖风巾嗟久旅,
稻畦柘迳似吾乡。
蛙声月色当空旷,
爨火人家在莽苍。
望合碧云人未至,
滞留愧客问行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芜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到,远处的水边长满了蒲草,闲逛在乡间原野,享受着傍晚的凉爽。旅途的尘土沾染在衣袖和头巾上,感叹旅途的漫长,眼前的稻田小路和乡间的景象让他想起故乡。蛙声和明月映照下的空旷之地,炊烟袅袅的人家隐匿在苍翠的树林中。远望碧蓝的天空,却不见同行的友人,心中有些愧疚,感叹自己滞留的孤独和对行踪的困惑。
作者介绍:李流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与当时的士人文化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芜湖时,正值傍晚,诗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常见,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仕途而流离失所,心中难免生出惆怅。
《芜湖晚步》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李流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又 melancholic 的情绪。开篇“迥陂积水长蒲蒋”中的“迥陂”一词,既描绘出水边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散步郊原借夕凉”,则让人感受到初秋傍晚的清凉,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尘袖风巾嗟久旅”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身体疲惫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疲惫的反映。在眼前的稻田和柘树小路中,诗人找到了与故乡的共鸣,这种乡愁情绪在“似吾乡”的句子中达到了高潮。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蛙声、月色、炊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然而,最后一句“滞留愧客问行藏”则回到了孤独的主题,诗人一方面想要与友人相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独自旅行的现实。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诗人传达了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尘袖风巾”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人的“望合碧云人未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蛙声月色当空旷”中的“蛙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