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9
为问微园绮,何如唤孔宾。
好山时步屧,幽涧或垂纶。
尘远知仙近,人疎觉道亲。
晚来微雨过,翠色媚松筠。
我来问问微园的景色,是否比得上孔子的学问。
好山时常踏上鞋子,幽静的溪涧有时也去垂钓。
尘世远了才知仙境近,人际疏远才觉道理亲近。
傍晚时分细雨轻轻飘过,翠绿的颜色映衬着松竹的娇媚。
李壁,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富有哲理性。李壁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常与友人吟唱,交流思想。
《六月十四日二首》是李壁在某个初夏的日子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那个时代,士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李壁的这首诗恰好反映了这种传统。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起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微园的景色与孔子的学问,暗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诗人通过“好山时步屧,幽涧或垂纶”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山水之美的向往。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在尘世的喧嚣中感受到一种细腻的宁静。
“尘远知仙近”一句,表达了人的内心在远离世俗时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反而让人更能体会到道理的亲近。这种哲理的体悟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的描写上,更升华到了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晚来微雨过,翠色媚松筠”则再次回到自然的景象中,微雨过后,青翠的色彩更加鲜艳,松竹的美丽在雨中愈发动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为问微园绮,何如唤孔宾:
好山时步屧,幽涧或垂纶:
尘远知仙近,人疎觉道亲:
晚来微雨过,翠色媚松筠: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孔宾”指的是谁?
A. 道家大师
B. 孔子
C. 诗人自己
D. 其他
诗中“尘远知仙近”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人们更喜欢世俗
B. 远离尘世才能体会到精神世界的美好
C. 自然与文明的冲突
D. 其他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描绘景物
B. 叙述历史
C. 议论人情
D. 其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