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8:14
水到荷花蔕,风生菰叶梢。
鸥凫晚声散,天水夕光交。
水流到荷花的根部,微风在芦苇的叶尖上轻轻吹动。
傍晚时分,鸥鸟和鸭子的叫声逐渐散去,天边的水面映射着夕阳的光辉。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乡村生活,常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
《荷桥暮坐三首》是杨万里在某个黄昏时分,坐在荷桥上所作。此时的景色宁静而美丽,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本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水到荷花蔕,风生菰叶梢”,通过水流与微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水与风的流动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接下来的“鸥凫晚声散”,则转向了鸟类的叫声,进一步增强了黄昏的宁静感,仿佛在告诉读者,随着太阳的落山,万物也在慢慢归于平静。最后一句“天水夕光交”则以夕阳映照水面的景象作为结尾,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水、风、鸟、光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从容自得的情怀。
诗中“水到荷花蔕”意指:
A. 水流到荷花根部
B. 荷花开得很漂亮
C. 水很清澈
D. 荷花枯萎了
“鸥凫晚声散”描述的是:
A. 鸥鸟和鸭子的叫声渐渐消失
B. 鸥鸟在水中游泳
C. 鸥鸟和鸭子在争吵
D. 鸥鸟飞向远方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
C. 夸张
D.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