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宪上人(六韵)

《挽宪上人(六韵)》

时间: 2025-04-22 08:19:48

诗句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

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

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

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

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19:48

原文展示: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
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
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
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
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寺庙环境,诗人身处于古越的禅院,远离尘世的喧嚣。在这里,社日已过,莲花依旧洁白,吟咏之余,野草依然青翠。鸟儿在路上飞翔,青蛙在灌溉的田畦中产卵。雨水浸湿了石头,仿佛是夜来沉睡的迹象,风吹动着我翻阅那本半读的经书。补衣服时,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照耀着佛灯的星星点点。晨钟的声响渐渐消失,周围的世界显得格外空寂,世人如同杳冥。

注释:

  • 旧禅:古老的禅宗寺庙。
  • 旅榇:旅途中的行李。
  • 社散:社日已过,指祭祀活动结束。
  • 莲犹白:莲花依然洁白。
  • 吟余:吟咏之后。
  • 鸟鳷:鸟在飞翔。
  • 蛙产:青蛙产卵。
  • 灌畦瓶:灌溉的田地。
  • 雨湿眠来石:雨水浸湿了石头,似乎是夜间睡觉时的情景。
  • 风翻读半经:风吹动着我半读的经书。
  • 补衣荷片片:修补衣服时,荷叶一片片摇曳。
  • 照佛火星星:照亮佛灯的星星点点。
  • 晨参磬:早晨的参禅磬声。
  • 寥寥人杳冥:周围人迹稀少,显得空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庸,明代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的诗风清新、洗练,常融入自然景物与哲理思考,彰显了文人的淡雅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蔡庸游历古越时所写,表达了他对禅宗文化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身处自然与佛教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诗歌鉴赏:

《挽宪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的开头,诗人营造了一个古老的禅院环境,勾勒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安静氛围。古越的禅院,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而“旅榇隔新亭”的描写则暗示着诗人的旅途与思索,体现了一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心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莲花、草木、鸟鸣与青蛙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的“雨湿眠来石”与“风翻读半经”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宁静与思考,似乎是在进行一种内心的修行。

最后两句“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描绘了晨钟响起时的空寂和人迹罕至的境地,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泊与超然。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禅意与对生命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禅栖古越:引入背景,设定了一个古老的禅院。
  2. 旅榇隔新亭:表明诗人身处旅途,和禅院形成对比。
  3. 社散莲犹白:描绘社日过后,依然洁白的莲花,象征纯洁与宁静。
  4. 吟余草自青:吟咏之后,野草依然青翠,体现自然的生机。
  5. 鸟鳷行道路:鸟儿在路上飞鸣,传达出一种自由的意象。
  6. 蛙产灌畦瓶:青蛙在田间生育,体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7. 雨湿眠来石:雨水浸湿石头,暗示夜间的宁静。
  8. 风翻读半经:风吹动经书,象征着修行中的思考与反思。
  9. 补衣荷片片:修补衣服,表现出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
  10. 照佛火星星:佛灯照耀着星星,象征着希望与宁静。
  11. 听绝晨参磬:晨钟的声音渐渐消失,体现出一种空灵感。
  12. 寥寥人杳冥:人迹稀少,形成空寂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如“风翻读半经”,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结合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体现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体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与清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越: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象征着纯洁、美好。
  • :象征着自由与生机。
  • :象征着洗涤与清新。
  • 晨参磬: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莲犹白”象征什么? a) 丑陋
    b) 纯洁
    c) 忧伤

  2. “雨湿眠来石”中,雨水代表什么? a) 喧嚣
    b) 宁静
    c) 绝望

  3. 诗中“寥寥人杳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快乐

答案:

  1. b) 纯洁
  2. b) 宁静
  3. b) 寂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题西林壁》与《挽宪上人》都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前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后者则通过对禅院生活的描绘展现内心的宁静。两者都蕴含了浓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入门》
  • 《蔡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 春夜漫成 新霁 槐林院二首 槐林院二首 华盖山 忆少年(寒食) 浪淘沙令 风入松 风入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志的成语 酒局 舌字旁的字 相得益彰 没眉没眼 赐休 守先待后 周南 匕字旁的字 今夕 胯下蒲伏 斤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尣字旁的字 断缣寸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