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27
兰谷兄同至源口舟中酌别
作者: 谢廷柱 〔明代〕
话别惟兰谷,芳樽出水村。
高榕遮斗柄,新水动沙痕。
衰病增离恨,忠勤荷赠言。
倚篷回首处,月色在江门。
这首诗表达了与兰谷兄告别的惆怅心情,酒杯在水乡的村落中轻轻晃动。高大的榕树遮住了斗柄的影子,清澈的水面在沙滩上荡起涟漪。因衰病而增添的离愁别恨,铭记着朋友的忠诚和关怀。最后,诗人倚着船篷回望,映入眼帘的是江门处的月色。
作者介绍:谢廷柱(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与兰谷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伤感。明代社会动荡,友谊显得尤为珍贵。
《兰谷兄同至源口舟中酌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恨的诗作。谢廷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述,展现了与兰谷兄相聚时的欢愉和临别时的惆怅。诗的开头以“话别惟兰谷”引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接着通过“芳樽出水村”描绘了酒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亲密而温馨的氛围。
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上,诗人以“高榕遮斗柄”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繁茂,而“新水动沙痕”则象征着离别带来的心灵波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衰病增离恨”一句,则将个人的病痛与离别的情感紧密相连,显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结尾“倚篷回首处,月色在江门”更是将离别的孤独感提升到极致,月光照耀下的江门,既是美丽的景象,也是孤寂的象征。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细腻而真诚,语言简洁而优美,展现了谢廷柱极高的诗歌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芳樽”指的是什么?
“衰病增离恨”中“衰病”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月色在江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其语言更为豪放,情感更为激昂。谢廷柱的该诗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沉的友情与离愁,风格上更显细腻和内敛。两者在离别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方式各具特色。